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曹操控制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说隐居隆中的诸葛亮通晓古今,博学多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决定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夺取天下。
刘备带了关羽、张飞,备上一份厚礼,到隆中拜见诸葛亮,欲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治理国家。不巧的是,那天诸葛亮不在家,刘备白走了一趟。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再次拜访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重之情,同时也表明了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难的意思。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斋戒三天,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若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骂了一顿,又带二人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次到了隆中,诸葛亮正在午休。刘备没有惊动他,而是一直站在台阶下等到诸葛亮醒来,才进入室内。
诸葛亮见刘备胸有大志,求贤若渴,便与他畅谈天下形势,并提出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建议刘备先取荆州,再据西川,联合东吴对抗曹操,以图统一天下。
后来,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策略,最终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1.仔细阅读短文,在文中用“”画出故事发生的背景。
2.刘备共几次前往隆中?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画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他”指的是;第二个“他”指的是。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张飞的性格。
4.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曹操控制朝廷,孙权拥兵东吴。
2.三次。刘备是一个胸有大志、求贤若渴的人。
3.张飞;诸葛亮。做事鲁莽、草率、不考虑后果。
4.短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这样写条理清楚,能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故事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