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灯
1.马灯,煤油灯别称。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
2.引证解释
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马烽《三年早知道》:“这时饲养员赵大叔正提着马灯进来添油。”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壁上挂着一盏陪伴周仆多年的旧马灯,还有一幅标着敌我态势的地图。”
3.马灯的由来
马灯是上世纪,在中国产生的一种照明工具。它以煤油作灯油,再配上一根灯芯,外面罩上玻璃罩子,以防止风将灯吹灭,夜行时可挂在马身上,在上世纪70年代用得最为广泛。
马灯,必有马鞍。那鞍是铁的筒架,下端有一油皿,螺丝盖,全封闭,油不滴漏。上端有两个铁盖,分层有空隙,便于出气。中间是一块玻璃罩。还有一根铁丝提手。这种灯,难得停留锅台灶角,大多在户外游走,与居家的罩子灯组成灯的家族,一主外,一主内,马灯是灯中的伟丈夫。
马灯,以煤油为燃料的历史,慢慢的被改写,现代led的发展,是其有了新的光源,传统的外形,配上现代的光源,仍然让其为喜欢野营的夜行人照亮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