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索桥的故事

 家乡的桥

王申浩

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都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便把两户人家连起来了;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圆形单拱桥,桥洞像个大大的圆饼,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跟民间传说有关系;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隶或楷,或草或篆,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那年清明节跟着外婆坐船上坟去,每过一桥,我就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在家乡,我们孩子最恋的是桥。整个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也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捉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张开四肢平躺着,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龙川官桥五百年

程尚远

走进绩溪县境,那依山傍水、黛瓦粉墙的村庄外,跨涧越溪蜿蜒于山间的古道上,随处可见一弯弯古桥。绩溪地处黄山东麓,古属徽州。明清时代,徽商盛极一时,赚钱以后回乡建设家园,修路造桥,历代地方乐善人士也以修桥补路为义举;解放后发展交通,铁路、公路和乡间道路上又修建了许多桥梁。十多万人口的小县有结构不同、风格各异的桥梁400多座。人们受程朱理学影响,笃信风水,有的村口建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更寓意桥锁水口,可免财气外流。一弯小桥配以桥亭水阁,掩映在绿林深处,宛如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写意图。除了永久性桥梁外,还有难以胜数的木桥。有的高架木桥历史久远,以数十块由杉木拼成的桥板相连,长逾百米,如长龙卧波,成为山乡一景。

离县城12公里的坑口村(古称龙川),自古人文荟萃,明朝出过祖孙两尚书(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文物古迹蜚声遐迩,精雕细镂气势恢宏的“奕世尚书”石牌坊,木雕艺术精美绝伦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龙川胡氏宗祠”,高架在登源河上两座长长木桥,显示出坑口村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靠村南那座木桥长80多米,24块杉木桥板用粗铁链相连,支在23个梯形桥脚架上,俗名“官桥”。说起这架官桥,还有一段历史佳话呢。

相传明朝成化年间,村人胡富官居户部尚书,理财有方,清正廉洁,不徇私情,闻名朝野也见罪于权贵。后来引退归里,谗臣却诬他贪赃。皇上派人暗访,到达龙川村口,无桥缺渡,只得涉水过河,正遇胡富布衣草履随家人劳作田间,抵其家,只见空有瓦屋数间,清贫如洗。朝廷得知,深为感动,降旨立牌防旌表,命地方官在村口建桥。胡富不愿扰民,捐出俸禄造了木桥。胡氏后裔为了维护桥梁,成立“桥会”,从宗祠产业中捐田三亩、林山一座为桥产,订立护桥规约,由族中德高望重者轮流管年。汛期中出现险情,以锣声为号发动全村丁壮投入抢护;水退后立即找回流失的桥板,重修木桥,恢复交通;劳动不计报酬,完工后大家聚餐一次。解放后,护桥活动改由生产队组织。

“官桥”经历了五百多年风雨,受到千百次山洪冲击,因有“桥会”维护,倒而又架,坏了复修,至今仍如长龙横卧于澄澄的登源河上,锁护村口,给古老的龙川增添了诗情画意。

巴黎的桥

张祝基

 因工作关系,几次到过巴黎。闲暇之时,偶或忆及巴黎游踪,难免生出种种情愫,良多感慨。流芳凝碧的花都,美景处处。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瑰丽多彩的卢浮宫,还有美轮美奂的枫丹白露,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这些名胜古迹固然令人流连忘返,但我更钟情于那些飞架在塞纳河上的一座座姿态各异的桥。 

、巴黎桥多。塞纳河如一条美丽的带,自东向西飘然而过,将巴黎城一分为二,河北为右岸,河南为左岸。仅在塞纳河流经巴黎市区的一段,连接两岸的桥就达34座之多。巴黎的桥造型风格各异。最华丽的桥当推亚历山大三世桥,上面饰有一些有寓意的女神雕像及四匹奋蹄腾空、栩栩如生的石雕飞马,还有无数精雕细琢的金属灯座。如果说亚历山大三世桥是珠光宝气的盛装王后,则连接城岛和左岸拉丁区的小桥就是朴实无华的小家碧玉。从桥栏上垂到护岸墙上的常春藤,使这座单孔石拱桥如农家少女表现出一种天然的田园美。城岛西端的新桥历400年而坚固如新。人们在欣赏它古朴风格的同时,往往也啧啧称赞它设计新颖,每个桥墩上面都向外突出一个半月形的阳台,成为路人驻足观景的好处所。淡妆素裹,平坦笔直的耶拿桥是把埃菲尔铁塔与右岸连通的必经之路。游人往来如织,总是这座桥充满生气。邻接巴士底广场的协和桥是法国大革命时用被摧毁的巴士底狱的石块筑成的,当时被人们称做“革命桥”。连接城岛和右岸巴黎市政府的阿葛尔桥是为纪念在1830年反对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中牺牲的一位少年而修建的。14岁的阿葛尔冒着查理十世禁卫军的枪林弹

 雨,匍匐将一面三色旗插上大桥的制高点以后,不幸中弹坠桥身亡。还有普安杜茹尔桥,那是当年巴黎公社的舰队基地。可以说巴黎的桥几乎都有一段故事,也都是法国历史的见证,它们作为历史古迹和建筑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为花都增添光彩。   

西谚有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巴黎这座世界闻名的繁华之都的出现又何尝是一日之功呢?巴黎的发源地,本是塞纳河中的城岛,2000年前叫卢泰斯的小城镇。如今,从城岛和圣路易岛伸向两岸的桥共有14座。绿岛卧波,千古无言,但潺潺的塞纳河告诉人们,如果没有桥,就不会有今日之巴黎。巴黎的桥是一种美景,是巴黎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 

我爱在塞纳河畔漫步。放眼那一座又一座千姿百态、各具神韵的桥,仿佛看见一个个强健的勇士,他们傲然藐视胯下喧闹奔腾的河水,伸展铁臂牢牢抓住两岸的土地,任行人飞车往来于自己的臂肩之上。我想,桥是应当受到礼赞的;建桥的匠师们更应该受到尊敬,因为正是他们实现了人的意志,战胜了自然,使沟壑天堑变通途。望着桥上的行人,他们衣饰各异,有时也能从其中发现我的同胞。游船从桥下通过,桥上的人和船上的人都热情挥手,互相致意。在这生动画面的背后,我发现了另一种无形的桥,这就是各国人民友谊的桥。中法两国1964年建交,宣告两国友谊大桥竣工。20多年来,这座友谊大桥有力地促进了两国的互利发展。今天,建筑中法友谊大桥的大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戴高乐将军都已经作古,但是他们遗留的中法友谊大桥不是更值得人们珍惜和爱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