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村庄
王太生
一个远离乡野的人,内心深处往往住着一个村庄。
我6岁那年,随外祖母到乡下去,只是像一只鸟儿偶然逗留,却从此记住那个叫陈洋的地方。
如今离开那儿已经几十年了,时常梦见那个村庄,我甚至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不是那里的一株芦苇或者一棵树。
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应该到村庄里去住住,那里有炊烟和牛粪的味道。人离开村庄太远了,会将草垛、庄稼摇曳的天空渐渐淡忘。真不知道,如果没有儿时那一段短暂几十天的乡村生活,我的情感和想象的天空会是一种怎样的颜色?
内心深处住着的村庄,就像手机里储存的那些亲人和朋友的图片和号码,有时拿出来翻翻,涌上一阵温暖。
中国式村庄,印象中是许多村庄叠加的意象,绿意盈盈。
史铁生遥远的清平湾,很具体:“饲养场建在村子的最高处,一片平地,两排牛棚,三眼堆放草料的破石窑。清平河水整日‘哗哗啦啦’的,水很浅,在村前拐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水潭。河湾的一边是石崖,另一边是一片开阔的河滩。”这是史铁生的精神世界。
村庄,是一个人的家园版图。北方的村庄,月朗星疏,辽远开阔;南方的村庄,色调饱和,雨水充沛。
我曾在村庄里看戏,戏台搭在一座庙里。就这样,我搬来一只小马扎,坐在人堆里静静地听,恍若听到低处流水婉转流淌的声音,一条春天的河流,一川活泼的水,沿着绿茵茵的草岸,在一个地方拐弯,那些争先恐后的流水,抑扬顿挫。
鲁迅在《社戏》里说,他外祖母的家里,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临河的叫平桥的小村庄,“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外祖母的家,是我们许多人去过的最美的地方。
我喜欢孙犁的荷花淀、采蒲台,这些白洋淀深处月色交融、诗与美的村庄,“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透过那些干净的文字,看到一个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长江岸边的村庄,呈另一种生命欢腾。我的一位邻居,小时候家就住在长江边。屋后有一片青青竹园,江潮退却,听到竹园里有一片哗哗乱响的声音,跑过去,探头一看,一条大鱼被冲了上岸。
城市的拥挤,让人心浮躁。一个人脆弱下来的时候,总会想起从前的时光,内心深处的那个村庄,保存他童年快乐,哪怕只是短暂的做客时光。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刘老二家的大狗子,考上大学啦!”乡村的大惊喜,与众多人分享,恨不得敲锣打鼓。乡野的气息,本来就没有围墙,小惊喜变成大惊喜,就像村庄烟囱里的炊烟,喜洋洋地飘过村庄上空。
诗人海子说:“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只有村庄,在倾听海子的忧伤。
我的一位同事,听村庄的风,他听到风从村头到村尾,沿着房屋巷道,呼呼而过。掠过村庄的风,掠过小河,就钻到庄后那片密密的小树林里了。为什么观察得那么仔细?同事笑笑说,我在村庄生活了几十年。
中国式村庄,若在一个人心里深住,这个人就是充实的。这时候,村庄是活的,群鸟翻飞,这个人的内心也跟着动,就想到那些棉絮的白、青菜的绿和谷子的黄。
乡间的孩子
佚名
记得小时的自己特爱玩,时常被妈妈说是小懒孩。农村里的孩子都是比较烦忙的,我从小又没有爷爷奶奶,很多家务自然从小就开始学着做。农村不像城市有许多可玩的乐园,田野遍成为我们的乐园。孩子们都喜欢带着一身的泥土在田地里开心的玩耍,那个小乐园里经常是嘻声荡海,甜笑欢尽。自己也是经常贪玩而受到妈妈的责骂,但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
农村生活比较低调与纯净,天天都差不多重复着一个动作,最热闹的就是放学后的时间,每当下午放学后,田野上的乐趣声漂洒整个村庄,仿佛我们这些小孩子要把整个村庄淹没,沉静的村子就因为我们这些小孩子变得生气勃勃。那时的我,一下课便带着一只小篮子跑到田野中,篮子虽小,但每天都乘满的兔草,满满的一篮,几乎要把小篮子装破才能满足。在田野里拔兔草是女孩子们专做的事,爱玩但又想玩得尽心,女孩子们常常聚集到一起拔,有时像似在抢点着比赛拔,看谁又快又多。女孩子都有事情做,男孩子当然也不能停放着没有事做了,赶鸭与牵牛便落脚在小男童中的手上,咕咕的小鸭子声音总是比小女孩子的声音叫得还大,吓得一些小虫们不敢出来了,小鸟也似乎被他们的咕叫声吓着到处乱跄的飞,有些男孩子听到这些叫声,似乎自己的小鸭没有叫,不服气,偏要让他们的牛也吼上几声,可淘气的小牛很聪明,知道会吓到其他的动物便不想叫,不想叫可会受到主人的处罚,小男孩们拿起手中的鞭子抽打着小牛,小牛可真是反被聪明误,小牛受不了主人的抽打,不得也去大吼几声,小主人有时会感觉不够大便又来抽打。
小女孩拔完兔草就开始着自己喜欢的游戏,小男孩们也早早就把小鸭与小牛赶回家,赶回后也不能放过还没有天黑的时间,便也冲冲来到黑土中,和小女孩一起谈笑说趣。孩子们有孩子的乐趣,田里找不到好玩的东西,可我们这些小家伙也会去寻找一些好玩的东西来。田里半湿的泥土也成了我们的玩具,小女孩子们和小男孩子们经常把那些泥土地做成各种各样的泥娃娃,淘气的小男孩们总是捏一些人形,说是这个是某某人,还故意在泥娃娃的脸上弄些不好看的东西,小女孩们有时会被气得呜呜的哭。模仿大人的动作也是我们小孩子的一种乐趣,农村经常有很多一些奇怪的风俗习惯,有经常一些地方做一些什么活动的,大人们经常在那个时间去走访亲戚。我们也模仿着过家家的游戏,一男孩和一女孩便结成一家,或是两个男孩两个女孩为一家,一个女孩与一个男孩但成了他们俩的孩子,也学着开一些小店铺,把泥土捏成的东西摆出来作一些日用品,在买卖中自然有钱的问题,我们当然没有真正的钱,聪明的我们把遍处的树当成了我们挣钱的东西,树上的叶子便成了我们的钱币,比较难找的树叶便是大钱喽哦,比较多见的便是小钱。模仿也得有模有样,我们经常也派男孩外出去打工,他们便是河边摘树叶啦,也自然是就是挣钱了,女孩们就在家操劳家务。
这样的时光总是在我们的眼底飞快的流过,我们一起嘻笑结束我我们的游戏,爸爸妈妈叫我们回家的声音一到傍晚便笼罩整个村子,鸡犬叫声与父母的声音成汇在一起,成了一首妙的音乐。孩子们总是依依不舍的离开田野,离开时还在互相说着今天的游戏怎么样,明天还得怎么样继续。我们也不会把辛苦弄这么久的东西丢掉,也为了以便明天的准备,我们经常把一些过家家的玩具放到我们自己的小屋屋中,河流旁边树洞便是我们放过家家玩具的小房屋。我们把所有东西放好后,便告别一天快乐的生活,回家总想着今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天的过家家应该怎么做会更好,想的总是特别的纯美。
童年的回忆永远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些美丽的回忆永远让我眷恋。虽然我们没有享受过城里孩子那样的童年生活,但他们也从没有过我们泥土的气息深味童年。
乡村的山歌
黄琪琪
是谁的音符穿越了大地,在山头上流淌?是谁的号子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飘落在枝头?是谁的律动唤醒了农家懵懂少年的心,激起了朵朵爱情的浪花? 是山歌,是乡村的山歌。 乡村的山歌是灵动的,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如山头的小草。只要给它一点空间,它就会毫不讲理地蹦出来,四处流淌。山峦上、小溪边、大树下、草丛中、庄稼地里,到处都能闻到山歌的气息。
乡村的山歌是把沉默的泥土,深埋着村里人的情感,肥硕着乡村的日子,温暖着村里人的生活。村里人随便唱出一支山歌,都是那样的纯美,感情充沛,掷地有声,回味无穷。 乡村的山歌是首浪漫的诗,每一支山歌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放歌的村民个个都是伟大的诗人,他们在晨曦里低吟,在晚霞中浅唱,在阳光里抒情,在月光下舞蹈……壮阔激昂,吟咏春秋,收获爱情。
乡村的山歌是首流动的情歌,村里人走到那儿就唱到那儿。这首情歌不需要华丽的舞台,不需要闪烁的灯光,也不需要乐队的伴奏……但是,这首情歌有着难以估计的力量,它可以唱落星星,唱落月亮,可以拨动乌云,震撼太阳。
乡村的山歌是自由、快乐的,想唱就唱,想哼就哼,想念就念。它没有限制,没有约束。劳动时可唱,休闲时可唱,走路时可唱,放牧时可唱……可走着唱,可蹲着唱,可躺着唱,一人可独唱,二人时可合唱,多人时可和唱,男女可以对唱,真可谓形式多样,无拘无束,完全不受任何唱法的干扰,只要自己快乐就行。
山歌的内容也很丰富,或歌唱爱情的坚贞,或描写幸福的生活,或赞扬大好的河山,或针贬时弊,或诙谐调侃,或醒世育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应有尽有。山歌的篇幅过于短小,演奏起来也较容易,一支短笛,一把二胡,一副唢呐,任何乐器都可以进行演奏,甚至于一张木叶,一个口哨都有能把它演绎得出神入化,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乡村的山歌是幸福的,村里人总是把它藏在心底,种在土里。希望它的每一个音符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希望它的每一次律动都能博得阳光的眷顾,让山垣上下的每一株禾苗都健康地生长。 在村里人的眼中,乡村的山歌是珍贵的。每每农闲时刻,他们都要把山歌带到最向阳的山头去凉晒,风干,怕它发霉,怕它腐烂。 在我的眼中,乡村的山歌已经超越了山歌的含义。它是村民们精神的寄托,是村民们幸福的源泉,更是我记忆中一抹永不褪色的丹青,一个古老而传奇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