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18.广玉兰

 陈荒煤/玉琢冰雕

陈荒煤(1913年12月23日-1996年10月25日),原名陈光美,笔名泸生,湖北襄阳人,但出生于上海,中国作家、文艺评论家。陈荒煤于1927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作家联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季到延安,先后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文学系任教,1949年后,担任中南军区文化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1978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艺报》副主编、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顾问兼电影委员会主任等职。1996年10月25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忧郁的歌》、《长江上》、《在教堂里唱歌的人》、《荒煤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新的一代》、论文集《为创造英雄人物的典型而努力》、电影文学评论集《解放集》、《回顾与探索》、《攀登集》、《探索与创新》、《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散文集《梦之歌》、《永恒的记念》、《冬去春来》、《难忘的梦幻曲》、《荒煤散文选》、话剧剧本《总动员》(合作)、《扑食》、《我们的指挥部》,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汇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当代中国电影丛书》等。

【玉琢冰雕】

1.含义

用玉石或冰凌雕刻成的,形容明净美丽,一尘不染。所谓玉琢是来形容雕刻的工艺,古语玉不琢不成器,这里有表现一块好的玉石不经过工匠的雕琢是不完美的,我们中国人对玉的观念是十分看重的·因为玉代表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底蕴与气质!

2.近义词:晶莹剔透,粉雕玉琢

反义词:粗制乱造,浑浑噩噩

3.相关成语——玉不琢不成器

1)解释:琢,雕,刻。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现在一般比喻人不经过磨难,难以成大器。

2)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3)引证:《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