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5.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事变/蚕食/狼狈而逃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此后,日本侵占我华北大片领土,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内陆腹地。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

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于是,日军攻击驻军地,国民党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蚕食】

1.解读

“蚕食”一词,一直为史家所沿用,几乎成了秦灭六国的专用语,主要是因为它贴切生动地概括了强秦逐渐灭亡六国的历史情景。

2.相关成语

1)蚕食鲸吞: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2)鲸吞虎据:据,占据。如鲸那样吞食,似虎那样占据着。原来比喻割据一方,后也比喻兼并土地或侵略领土。

 

【狼狈而逃】

1.含义

都是动物。传说是跟同类的野兽,前腿极短,行动时要趴在身上,没有就不能行动,所以经常合伙伤害牲畜

2.词义

狼狈而逃是以狼狈的形象为贬义,形容仓皇逃跑时不堪丑态的形象。 贬义词,多指敌人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