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故事梗概
出身于贫苦铁路工人家庭的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全靠母亲为人洗衣赚钱,将他养大。12岁那年,保尔·柯察金离开了学校,这一年他才12岁。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了。不得已,保尔跟着母亲来到车站的食堂干活,在这里,他被老板打发到洗涮车间,负责烧茶炉,擦刀叉和倒脏水一些粗活脏活。
在食堂干活的日子里,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 艰辛痛苦、贫穷。不久,哥哥阿尔青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保尔离开了食堂。
“沙皇被推翻了!”惊天动地的消息传来了。“平等、自由、博爱”等等新的名词出现了,人们欢呼、兴奋。然而,没过几天,镇上的人发现生活和从前一样,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镇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士兵,他们高喊着:“布尔什维克。”
乌克兰的谢别托夫卡小镇发生了变化,这里的富人都逃跑了,红军战士出现了。镇上的市民得到了红军发给他们的枪支。很快,红军撤退了,进来了德国人,有钱的富人又回来了。保尔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继续在电厂里工作。不久,保尔结识了装配工朱赫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的道理。
冬妮娅产林务官的女儿,她活泼可爱。一天保尔在湖边钓鱼,结识了冬妮娅。她与一般富家子女不一样,她没有嘲弄和侮辱保尔,两人很快亲近起来,渐渐地一种不安的心情冲击着保尔,他盼望着时时见到冬妮娅。保尔心里明白,这就是爱情。
小镇时而出现红军游击队,飘扬着游击队的红旗,时而又可以看见彼得留拉匪帮的身影,飘扬着黄监旗。红军游击队时常和这些匪帮进行战斗。乌克兰地区充满了激烈而残酷的斗争。
彼得留拉匪帮占据了小镇,匪帮到处抓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装配工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躲藏到了保尔家里。在保尔家里,保尔听到了朱赫来讲述彼得留拉匪帮的暴行,讲解革命道理。保尔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解放的革命政党。
在保尔家里,朱赫来每天傍晚总要出去,深夜时回来。一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保尔来到街上,去打听朱赫来的下落。这时,他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彼得留拉的士兵押解着。保尔决定救助朱赫来。当押送兵走到保尔身旁时,保尔奋力扑向那们士兵,朱赫来见状,一拳将士兵打倒在壕沟里。两个人摆脱了士兵,消失在黑夜里。当晚,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保尔被抓到城防司令部。匪帮们轮流拷打保尔,让他交出朱赫来。
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要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做准备工作。捷涅克上校不愿意让头目看到监狱里关押众多的犯人,便将保尔放了出来。保尔拖着疲惫的腿跑着,他不能回家,也不能到朋友那里去,他毫无目的的跑着,不知不觉来到林务官家的花园里。狗的叫声惊动了冬妮娅,当她认出是保尔时,她激动地叫了起来。保尔在冬妮娅家得到了休息,他又不愿意连累冬妮娅,执意要离开冬妮娅的家。冬妮娅见到保尔后,心里有千言万语的话要说,然而却不知从何说起。
第二天早上,保尔离开了冬妮娅的家,乘火车去了喀查丁。保尔挥手向高大的阿尔青和冬妮娅告别。
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谢别托夫卡小镇。促销已经参加了红军,成为科多夫斯基骑兵师的战士。保尔和几千名战士,怀着烈火般的战斗激情,英勇地战斗着。在一次战斗中,保尔的大腿受了伤,随后又得了伤寒病,在治疗伤病时,保尔读了《牛虻》这本书,牛虻的坚强使他深受感动。
战斗又打响了,布琼尼骑兵冲破波兰白军的防线,进攻基辅的敌人,在战场上,保尔策马扬刀,无惧无畏,满怀对旧世界和敌人的深仇大恨冲锋陷阵。他伏在马背上,军刀在空中闪闪发光。布琼尼和骑兵进攻着,前进着,冲破一个又一个防线,日托米尔城被攻克了,另迪契夫城又被攻克了。突然一颗炸弹在保尔的头上爆炸了,一片绿光闪过,保尔立刻失去了知觉,眼前一片黑暗。
保尔恢复了知觉,他的头还昏沉沉的。可是,保尔的右眼永远的失明了。这对保尔来讲,是多么的残酷,他不能再上前线了。保尔住到了布郎斯其的家里,在这里保尔遇见了冬妮娅。在参加城里共青团大会时,保尔看见冬妮娅用轻蔑挑衅的眼光对待他的同志,这使保尔难以容忍。保尔和冬妮娅争吵起来,两个人终于分手了。
保尔知道朱赫来现在正担任省“契卡”主席,他向朱赫来要求工作,便参加了肃反工作。“契卡”的工作紧张而繁重,影响了保尔的健康,他的头时常疼痛难忍。在一次搜捕苏达尔匪帮的斗争中,两天两夜没能入睡的保尔终于坚持不住,昏迷过去,失去了知觉。
保尔调到了铁路总工厂担任共青团书记,在这里,他又认识了共青团省委委员丽达。保尔对她产生了好感。可是,保尔十分苦恼,认为现在并不是谈爱情的时候,斩断了这份情丝。
深秋时节,阴雨绵绵。寒冷的雨点浸透衣服,冰冷着肉体。筑路队每天从清早干到深夜。夜里,大家穿着雨水浸透的、污泥浆硬了的衣服躺在水泥地上睡觉,相互用体温来取暖。每天吃的是一磅半像无烟煤一样的黑面包,有时连这也供应不上。奥力克匪帮也不断袭击。共青团员们边战斗,边劳动,到处响彻铁棒和铁锹碰击石头而发出的声音,到处看见在紧张劳动中弯着的脊梁。不久,寒冬来了。人们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奋力劳动,刨开冻硬的土地。只要我们这口气不断,一定要建成这条铁路。朱赫来来到工地,看到这种景象,极为感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啊!”
被病魔严酷袭击的保尔,一面向怠工行为展开斗争,一面带头劳动,掀起竞赛。他每天天亮之前,拖着那双浮肿僵硬的脚,主动为同志们预备好开水和热菜,尽管保尔一连一天发着高烧,仍然用一把大木铲在铲雪。重伤寒终于把保尔击倒了。一具无名的美发青年的尸体给抬到月台上,这个青年就是保尔。
保尔没有死于伤寒,他又从死亡线上换气回来了,又顽强地战斗在革命岗位上。
保尔在全俄共青团大会上与丽达重逢了。然而丽达告诉保尔,她已经结婚了。保尔的身体逐渐衰弱,他的右腿已经残废,脊椎暗伤无药可治,不幸的遭遇和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保尔手脚麻木,有时突然不能起床,情形一天比一天坏起来。
保尔和达雅结婚了。他们搬到沿海一个小城去了。保尔现在的生活,就是学习,他读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他又要开始工作了,这项工作就是保尔要写一部题为“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小说的最后完了,母亲把那学生的邮包寄往省委宣传部。电报来了,电报上说: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保尔的心又跳动起来,他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海伦·凯勒传(节选)
梗概
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而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她的发声器官虽然没有受损,却因为无法接收到学习与模仿的刺激,所以不会说话,变成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重度残疾儿,陪伴她的只有无边的黑暗与寂寞……
幸好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她,他们积极奔走,为她找到了一个优秀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小姐。苏利文老师不但打开了海伦的心灵之窗,更改变了她的一生,使她开始向命运之神挑战。在苏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顺利地从美国哈佛大学分校──雷得克利夫学院毕业。后来,海伦·凯勒竟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而且出版了很多著作。
了不起的老师
如果说海伦·凯勒的生命像一团黏土,那么苏利文小姐就是把她塑造成型的大功臣。
任何老师都可以带领小孩进入教室,但并不一定每位老师都能引导他的学生成功地学习。
安妮·苏利文小姐受聘于凯勒家以前,也曾经历过悲惨、坎坷的生活。
她从小家里就很穷,父母是从爱尔兰迁移到美国的移民。安妮3岁时患了眼疾,因为没钱医治,所以她的眼睛几乎全瞎。
母亲去世后,父亲狠心丢下眼盲的安妮和她患有脊椎骨病的弟弟吉米,离家远去。于是姊弟俩被送进孤儿院。
不久,吉米死了,只剩下安妮孤零零一个人。虽然有许多善心人士捐款帮她做眼睛手术,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深深打击着她的心灵,她渐渐放弃自己,成天以发脾气来宣泄情绪。
14岁时,安妮被送到波士顿一所专门教育盲聋儿童的柏京斯学院。在那儿她接受了第七次的眼部手术。
当医生把蒙住安妮双眼的白纱布拿开的刹那,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的安妮竟望见了耀眼的光。她不禁惊呼:“啊!上帝,我终于看到了!”
安妮由衷地感谢上帝,感激那些济助她的人。从此她专心用功,学习盲人点字和盲人教育。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从柏京斯学院毕业,并留在母校任教。
因为自己患过眼疾,所以安妮对盲生总是特别关爱,学生也很敬爱她。
当她知道院长准备推荐她到凯勒家园指导海伦时,她仔细阅读了海伦的所有资料,了解海伦的情形后,对这不幸的女孩充满了同情,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来帮助海伦。
因为她自己曾经历过那近乎黑暗的生活,所以比一般人更能体会海伦的心情,因此她才能用最大的智慧与耐心,把握每一个适当的机会,用愉快而容易接受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海伦。
苏利文小姐认为:孩子的想法就像一条小溪,有时候平顺,潺潺而流;有时候激越,水花四溅;必须好好加以疏导,才能使它汇入宽阔的海洋。
海伦能感受到老师的全心付出,所以非常地信赖她,几乎一刻都离不开她。海伦的生命也和老师的生命无形中融成一体──没有苏利文小姐的照料,也就没有海伦·凯勒日后的成就。
因“材”施教
很长一段时间,海伦都是以游戏学习代替正规的课程。师生俩常在户外阳光普照的树林中上课,生活周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教导海伦的好教材。
苏利文小姐把唱歌的青蛙轻轻放在海伦的手上,让她感觉它们鸣囊的鼓动。她也会牵着海伦的小手,去触摸裂开的棉籽,让她感受柔软的纤维和长满茸毛的种子。有时她会领着海伦在玉米田中穿梭,去体验玉米秆在风中摩挲发出的飒飒声。
偶尔,她们会到牧场上捉小马。缰绳套住小马的脖子时,它那富有弹性的肌肉、柔顺的毛、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和有力的嘶叫,全在海伦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师生俩最喜欢到海滩散步。
海伦用沙土筑堤防、堆小山、凿湖泊、挖河川。苏利文小姐趁机为她介绍又圆又大的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火山、被埋没的城市、移动的冰河以及各种地理奇观。这不正是一堂有趣的地理课吗?
海伦也学习生物学。
有一次,有位先生送给海伦一堆化石──包括软体动物的甲壳、有着古代鸟爪印的砂岩,以及印有古代羊齿植物浮雕的石板。她一边玩赏这些宝贝,一边听苏利文小姐讲述那些远古时代巨大的恐龙、凶猛的野兽如何在原始森林中流浪,撕扯着粗大的枝叶作食物,而最后莫名其妙地死在阴暗的沼泽里的故事。
又有一次,有人送给海伦一枚美丽的贝壳,海伦为了想多了解一下贝壳的生活习性,所以请老师帮她搜集许多有关海洋生物的资料。她从一本《自己造壳的鹦鹉螺》书中,明白了软体动物怎么汲取海水中的物质,再制成自己的外壳的过程。
海伦读完后,想了又想。老师就告诉她:“我们的学习正是要这样──用心地整理、吸收,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
为了让海伦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苏利文小姐特地买了一株百合花,把它放在阳光照得到的窗台上。没多久,花茎上长出嫩绿青涩的花苞,海伦每天温柔地去触摸它,感受它的成长。终于,一枝百合梗子的顶端绽放出两朵美丽的花。
“好香呀!”海伦把鼻子凑上前去,深深吸了一口气。花期过后,花儿慢慢枯萎,海伦不禁有些难过。老师安慰她:“‘根’是植物最重要的部分,只要它的根在,明年时候一到,百合花还会再开的。”
海伦虽然从小就喜欢那些花花草草,然而这回却是她第一次“观察”花开花谢的变化,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凯勒夫妇曾为海伦布置了一个水族箱,她觉得最有趣的是把手放进去,触摸蝌蚪轻快的摇摆,感受它们一只只从指缝中溜走的滑溜感。
有一回,一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从水族箱跳了出来。海伦本来以为它已经死了,但她在水族箱旁触摸到它蠕动的尾巴时,心头又燃起一线希望。她把它重新放入箱内,它一下冲到箱底,又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了。这个意外的发现,教她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
后来这些蝌蚪长成青蛙,苏利文小姐就和海伦把它们放进花园的池塘里。每当仲夏夜,总听得到它们的大合唱呢!
圣诞礼物
安妮·苏利文来到凯勒家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可是件大事呢!
家里每个人都准备了让海伦惊喜的礼物,她和老师也打算给每个人一份意外的惊喜。
神秘的礼物令海伦十分好奇;她猜测着别人会送她什么礼物,也想象着别人接到她的礼物时,会有什么惊喜的表现。
圣诞节终于来临了!圣诞夜里,海伦挂好长袜,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一直睡不着。
她想:圣诞老人真的会带来好多礼物吗?他会从哪里进来呢?想着想着,海伦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清早,海伦第一个起床,蹑手蹑脚地走进每个房间,在熟睡的家人脸上亲了一下,再轻轻拉起他们的手,送出她所准备的礼物──在他们的手心写下“圣诞快乐!”
对亚瑟先生和凯蒂女士来说,这真是一份最特别的礼物。看到海伦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行为举止也日渐合宜,作父母的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而海伦呢,不只在她的长袜里,连桌子上、椅子上,甚至每个窗台上都找到了惊喜──各色皱纹纸包裹着的圣诞礼物。
当她发现老师送给她的是一只嫩黄色的金丝雀时,海伦整个人都跳了起来,喉咙发出粗嘎而兴奋的叫声。
海伦为小金丝雀取名为“小提姆”,苏利文小姐耐心地教海伦怎么样照料它。
小提姆非常驯服,它会在海伦的手心上跳跃,也会从海伦的指间啄取食物。每天早餐之后,海伦就为它沐浴、打扫鸟笼、添加饲料和更换清水。
一天清晨,海伦像往常一样,把鸟笼放在窗台边,准备为小提姆洗澡。当她取了水来,打开鸟笼的瞬间,觉得有一只大猫从她身旁飞窜而出。
起先海伦没想到是怎么一回事;但当她把手放进鸟笼,却摸不到“小提姆”美丽的翅膀,而它尖尖的小嘴也没凑过来轻咬她的指尖。她终于明白了,可爱的小提姆再也不会出现了,她的伤痛从心底涌上眼眶,泪水使她深深体会“失去”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