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5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一)一捆箭

一位老人不久将离开人世,他把3个儿子召唤到病榻前说:“亲爱的孩子,你们试试能否把这捆箭折断,我还要给你们讲讲它们捆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长子拿起这捆箭,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折断:“把它交给力气大的人才行。”他把箭交给了老二。二儿子接着使劲折,也是白费力气。小儿子想来试试也只是徒劳,一捆箭一根也没折断,还是老样子。

“没有力气的人,”父亲说,“你们瞧瞧,看看你们父亲的力气如何?”3个儿子以为父亲在说笑,都笑而不答,但他们都误解了。老人拆开这捆箭,毫不费劲地一一折断。“你们看,”他接着说,“这就是团结一致的力量。孩子们,你们要团结,用手足情意把你们拧成一股绳。这样,任何人、任何困难都打不垮你们。”这是他在患病期间说话说得最多的一次。

说完后,老人感到自己就要撒手归西了,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记住我的话,你们要始终团结,在临终前我要得到你们的誓言。”3个儿子一个个都哭成了泪人,他们向父亲保证会照他的话去做。父亲满意地闭上了双眼。

三兄弟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父亲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产,但留下的麻烦也不少,有个债主要扣押财产,另一个邻居又因为土地要和他们打官司。

开始时,三兄弟还能协商处理,问题很快解决了。然而这兄弟之情是如此短暂,虽有共同的血统,但各自的利益促使他们分离。欲望、嫉妒和法律问题困扰着三兄弟,他们争吵着分家,法官不得不在许多事情上对他们一一课以处罚。

债主和邻居重新翻案,一个说错判要重新起诉,另一个则由于前次诉讼不合手续又提出申诉。不团结的兄弟们内部分歧更大了,互相使坏,最后他们丢失了全部的家产。当想起捆在一起又被拆散的箭和父亲的教诲时,他们都后悔莫及。

(二)团

  有一首歌,人们再熟悉不过:“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团结,谁不知道团结的重要性呢?“人心齐,泰山移”是团结;“上下拧成一股绳”是团结;“同心协力”是团结;“同仇敌忾”是团结……

  团结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任何一个团体,只要团结了,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不团结,则办不成什么事。团结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才能使人团结!这是任何一个头头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火车跑得快,还要火车头带。能不能团结是大家的事,用什么办法使大家团结起来却与带头人息息相关。

  “人”字易写,但“人”事复杂。世上最难解决的问题,恐怕就是人的问题。人不是畜生,叫不动可以叱,叱不动可以打,打不动可以杀。人是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并不是可以随意践踏其意志的。士可杀不可辱,若是其意志不可改变,恐怕用十头牛的力气去拉,也难以撼动。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悲哀的是,不把别人当人的人其实自己才不是人。

  上梁不正下梁歪,要团结,不能空喊口号。团结靠大家,可身为头头,自己心不公,身不正,理不直,气不壮,当然难以服众,更没什么团结可言了。

  红花还须绿叶扶。公共的事业是需要共同去完成的。任何想今天打击这个,明天排挤那个的人,恐怕最后是把自己推上了绝路,成了可悲的光棍司令。那,再英雄又有什么用?

  一龙九种,种种各别。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个集体,倘有那么一两个滑头的人都会搞得像一锅煮沸的汤,何况是带头人自身无原则、没正气,那就更不用说了。

  团结了,就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业也就推动了起来。身为带头人,不仅要站得高,更要看得远。在做人上要不拘小节,在做事上却不能不注意细节。要是自己连人都不会做,又怎么会做事呢?

  有的人,自己做人没有魅力,做事又没有魄力,还怪下面的人不尽心尽力。真不知道他到底该生谁的气?结果可想而知,只能动不动就发无名火,自己没正气,还对别人充满怨气,也只能自己生闷气了。

  团结太重要了,要使大家团结太不容易了。“和气生财”、“和谐促发展”、“风大凉,人多强”说的大概都是团结的重要性。是的,一个家庭不团结,个个都会被人瞧不起,而一个单位不团结,最被瞧不起的恐怕是那个头头自己。“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待人处事不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好形象是树立起来的,而不是秀出来的。所谓好的形象,是能够让人肃然起敬而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有的人总以为,别人怕自己,是自己的本事,殊不知,有“惹不起就得躲得起”这么一句话,有些人之所以会对某个人怕,不见得是真怕,而是怕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闲扯才是真的。敬畏、敬畏,一个人如果一身正气,大公无私,就会不怒自威,就会让人敬畏。

  团结对谁都有好处,对最大的那个人来说好处更大。不团结,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当然也就如同一盘散沙,一团扶不起的烂泥。团结了,做人就会有信心,做事就会有动力。其实,谁不想团结呢?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但在对错之间,总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之分,其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主要原因了。若不从主要原因上去寻求解决,又有什么办法呢?

  要把大家团结起来,作为头头的那个,就要知人善任。说到底,领导问题,其实也就是识人、用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会有用处。关键是领导者要善于把每个人的作用都发挥出来,让其扬长避短,允许他们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个个都有一种受尊重的感觉,那又何愁他们不为事业赴汤蹈火呢?

  近来心境颇为宁静,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历史,竟然发现古代那些伟大的帝王,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伟业,无不是因为他们善于识人、用人,像齐恒公,像刘邦,像朱棣,像康熙,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更是如此!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只是十分;但十个人的力量加起来,就是一百分了。你选择十分还是一百分?

  自己成功,也允许别人成功。同样,让别人成功,更能促进自己的大成功。这是曾国藩的为官哲学。如果做人做事难以服众,怎么能够让大家团结起来呢?

  要让一个集体团结起来,是既要花心思,更要花力气的事情,并且是一件既艰巨性又是长期性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具备那么一种素质和一套功夫,就不要口口声声叫团结了,那会让自己很没面子的。可是,不把大家团结起来,无异于拆自己的台。看来,“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还是要去细细思量的。其实,团结是力量,不团结也是力量。只不过,前一种力量能聚,后一种力量会散。非聚即散,聚聚散散之间,就看凝聚力和离心力往哪一边靠拢了!

  是的,团结就是力量。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三)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是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一首歌,也是一句古训。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沧海一粟,万丈高楼平地起,无一不在说,千里是一步一步的积累,江海是一滴、一滴水的聚集,万丈高楼是一砖一瓦的汇集呀。都说木秀于林,石奇于水,没有大众的依托,就没有个人的闪光。

朋友同事的谈论中,在一个个小小的寓言故事中,无一不体现着团结就是力量。比如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担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比如“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中蚂蚁撼树,都在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心不齐,水都没得喝,人心齐泰山移。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讲团结就是力量,可在生说琐事中却是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小算盘,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小九九,生怕自己干的多了吃亏,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总以为自己的情商高于他人,智慧高于他人,总以为劳心者治人,算计那些真抓实干的人,其实群众的眼睛是亮的,每一个人的大脑都差不多,最多就差一袋烟的功夫,你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被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不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所能蒙蔽大家的。我们应该是真正的高智商、高情商的领导型人才,同时也应该成为那些品德高尚的老黄牛样的实干家。

团结就是力量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流于形式的走过场,应该在每个人的内心生根发芽,时刻提醒着每个人,应该齐心协力的干工作,而不是背后交头接耳议论人非。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可能完美无缺,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在生活中给予关和帮助,令身边的人改掉坏毛病,在工作中共同进步,令每个人的思想真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舍小我,成大家。而不是不思进取,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生意经,剽窃集体财富,中饱私囊。

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不一,工作生活条件差异,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就如锅碗瓢盆难免磕磕绊绊,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诱因,促使我们无法如明哲先贤那样,胸怀坦荡,虚怀若谷,不计较个人得失,总会给自己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不想付出,只想攫取。在这里,我想说人生就如一场戏,每个人都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总想突出你自己,计较个人得失,而忘记这个舞台上那些自己的同伴,没有人会觉得一个人的戏是场好戏,也没有人喜欢总看一个人的面孔,更没有人喜欢看一个人的个人传记,听一个人在讲故事,诉说自己的心理历程……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都有一个闪光点,在人生的这个大舞台,让我们大声唱,齐声共鸣,才能真正谱出一场大型的令山河震撼的交响乐。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摒弃私利,无私奉献,让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个彩纷呈,我们的演绎才是一场精彩的人生故事,一场真正的人生大戏。

在这里,我不想重复那些老故事,也不想说某个企业家驾鹤仙游后曾经一手创办的企业被子女瓜分后破产倒闭,我只想说,放弃自己阴暗狭小的私欲,改变自己的严于利人宽以待己的做事风格,改变自身的有色眼镜看世界,多想想集体的温暖,向着东方的太阳,走几步,在温暖的风里,多一点奉献,少一点埋怨,团结起我们的家人,令我们的家庭和美;团结起我们的同事,令我们的企业更加强盛;团结起我们的国人,令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