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7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童年时代,马克·吐温住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镇里,这里是各种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见闻,成为他日后作品中的题材和特色。12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换了不少职业,先后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等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写作生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马克·吐温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气的幽默作家。35岁结婚后,他专职写作,随后的20年,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不朽名著。

马克·吐温一生著述颇丰。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其创作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起来。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发表于1876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作者以其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汤姆·索亚这个可爱的“顽童”形象,一百多年来饮誉世界。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道:“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因为阅读这本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游手好闲】

解释

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多以贬义。

成语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落荒而逃】

解释

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或离开战场或大道,向荒野逃去。

出处

·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

事例

他们根本不是对手,只好落荒而逃。

近义词

一败涂地、狼狈不堪

反义词

大获全胜、得胜回朝

歇后语

老鼠见了猫——落荒而逃

衣衫褴褛

解释

褴褛:(衣服)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近义词

捉襟见肘、衣不蔽体、破衣烂衫、百孔千疮、入不敷出荆钗布裙短褐穿结衣衫不整

反义词

衣冠楚楚绰有余裕峨冠博带锦衣玉食华冠丽服珠围翠绕、衣衫整齐。

出自

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