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4课 日记两则

名师说课稿

《日记两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进行的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写字这一环节的说课。我选择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24课《日记两则》中的七个生字:份、粉、昨、晴、姑、娘、妹。这七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特别是“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三个字。这七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还有两组同偏旁的字,它们分别是“日”字旁:昨、晴和“女”字旁:姑、娘、妹。还有一组同部件的字:份、粉。课程标准在写字方面对低年级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包括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及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掌握“份、粉、昨、晴、姑、娘、妹”这七个字的书写笔顺,把字写得匀称,端正,优美。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3.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规范书写份、粉、昨、晴、姑、娘、妹七个字。

教学难点是:“女”字旁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的是观察与示范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主动参与观察,乐于研究,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读字:这是这节写字课课前导入的一个环节。旨在让学生把要写的字读一读,让学生感知生字,会认生字,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因为这七个字都是学生认识的字,在这里只是一个复习巩固的作用。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先扩词再把我事先写好的扩词读一遍,让学生充分感知生字。

(二)整体初步观察:我先让他们按结构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七个字,继而得出以下结论:七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两组同偏旁的字,昨、晴和姑、娘、妹,一组同部件的字:份、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这七个字的共同点,得出他们偏旁都在右边,而且都是左窄又宽的字。通过这样的整体观察,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三)具体指导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几个小步骤。

1.观察。

观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字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我把这七个字分为三组:(1)份、粉(2)昨、晴(3)姑、娘、妹。让孩子们先观察他们认为最难写的字。通过平常课堂教学的经验,大部分孩子会选择第三组。第三组的字比较复杂,其中的女字旁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首先让孩子们回忆“女”字的写法,平且书空,复习女字的笔顺。那么,孩子们女字旁和女字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乘机追问,引导他们对女字旁细微观察。得出结论:女字作为偏旁的时候,第三笔一横就会变成一提,而且提不能超过第二笔撇。我又接着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逊与谦让也同样体现在我们汉字文化之中。笔画的穿插照应,更能体现汉字的形体美。接着,引导孩子们观察除去女字旁剩余的部件在田字格所占的位置,让孩子们自己用清楚明白的话讲清楚。观察与分析表达相结合,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述观察的结果,借以检查观察是否正确,是否到位。观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写好字的前提与基础。我会始终把它贯穿于写字教学的全过程。

2.书空。

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书空就是一个最好的练习方法。此时,我出示一个flash写字课件,学生一边跟着念笔画名称,一边举右手竖食指按一定的顺序书空带女字旁的几个生字。

3.示范。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格里示范“娘”字。并且一边写一边讲解,对学生也提出要求,认真听,仔细看,用手写。提醒学生女字旁:撇点的“撇”要长,“提”不能超出右边的撇。要和女的写法进行区别。同时再一次提醒学生女字旁正确的笔顺。我会用彩笔把难写和易错的笔画描出来,以提醒学生注意。

4.练习。

学生的练习是在我指导完一组字后进行的。也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姿势指导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学生开始写字前一定要检查他们的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可以让他们背儿歌“两肩齐平坐端正,头正腰直两脚分,笔杆紧靠虎口里,‘一尺’、‘一拳’牢记心”。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摆好写字姿势。

2)巡视指导在写字前提出要求: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用新课标的话:必须规范、端正、整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我巡视指导。首先是巡视写字比较困难的同学,虽然在书空的时候能按一定笔顺写,但在练习的时候可能就会出问题。对这类的孩子,我选择的是手把手的指导,尽量保证他们把字写规范。然后是巡视特长生,这类孩子在笔顺,结构方面掌握得比较好,重点指导他们运笔的方法。最后是全班巡视。如发现共性的错误要加强指导,这个时候我会让全班同学停下来听老师指导,再练,再检查。如果是个别出现了问题我就个别检查,不去浪费全班同学的时间。

5.评价。

写字课中的评价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它应该是贯穿在整个课堂之中的。我这里主要说的全班性的交流与评价。首先让他们自己评价,在认为写得好的字的下边画上小五角星,然后是同桌互评,同样是用画小五星的方式表扬。最后就是在展示台前展示。我会选择在巡视时就目测好的有代表性的孩子的字进行展示。我会问孩子们:“请你们来找找这些字好在哪里?”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再一次让学生对自己书写的字和别人的字进行比较,对字的结构加深了印象,鼓励学生重新写或找写字好的同学示范,由“求其对”向“求其好”发展。这样,学生既知道怎么写,又发扬了教学民主。同时,在写字教学渐进中培养了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又发挥了群体效益,收到提高写字教学的整体质量的效果,从而在书写上又上了一步台阶。这样做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刚才我讲的只是“姑、娘、妹”这一组字的学习与指导过程,其余两组字我会用同样的方法完成我的教学。

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堂写字氛围,同时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达到了有效的思想教育。郭沫若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使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们做到了持之以恒,就会把字写好。学生也只有把字写认真了,才算是认真学习了。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增强团结互助意识。(难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写日记吗?把你们感兴趣的、觉得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该多好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两则日记,看看日记的主人都记下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默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大声读一读。

3.小组互读。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zé)(zuó)(shā)(xiàn)(mù)(fěn)

(liào)(tào)(fèn)(mèi)(guì)(jì)(fèi)

(指名读,齐读。)

5.再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读音。

设计意图:读准生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思考:在两则日记中,小作者做了几次梦?(两次)。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突出重点词语,理解用词的准确。

2.自由读第一则日记,说说“我”做了什么梦。“我”的梦想成真了吗?

(“我”梦见自己穿上了商店橱窗里那条镶着花边的白纱裙。“我”的梦想没有成真。)

(1)“我”为什么会梦见自己穿上了白纱裙?(裙子很漂亮。)

你从哪儿能看出裙子漂亮?(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2)妈妈提回来的是什么?“我”是怎样打开包的?

(粉红色布料连衣裙、书包、百科全书,而且是两套;迫不及待。)

(3)妈妈为什么把礼物分成两份?(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妹妹。)

(4)“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

(不小气,妈妈关心有困难的人。)

(5)齐渎第一则日记,体会“我”对妈妈的不满及妈妈的爱人之心。

设计意图:理解词语中表达的感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3.“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默读第二则日记。

(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把钱省下来买书,并梦见自己去苗寨与阿英和苗家小姑娘一起跳舞,并把书送给她们。)

(1)此时“我”的心情怎样?(高兴)你能读出“我”的感受吗?

(2)阿英是谁?为什么妈妈把礼物送给她?

(阿英是失学儿童,妈妈一直捐助她,连此次来我”家的路费都是妈妈寄去的。阿英是个爱干活,而且非常好学的孩子。)

设计意图:体会美好情感,用朗读表达出来。

(3)“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我”心爱的白纱裙?

(与阿英相比自己太幸福了,同时也被妈妈的行为感动,自己也要关爱他人。)

(4)同学们,你们认为“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对,我们要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想自己。)你们愿意读读课文吗?(指名读第二则日记。)

四、实践活动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日记。

提示:(1)今天你做了什么?(2)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了什么?(3)你最想干什么?(4)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人人有话可说。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让妈妈买——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妈妈要买——“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展示自己的日记。

设计意图:复习课文,展示自己写的日记。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认读,检查认读情况)

2.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熟字加、换偏旁:

奇—寄分—份、粉少—缈斗—料作—昨沙—纱

3.指导书写。

认真观察,细心发现。(同结构、同偏旁、同部件)

4.师范写,生描红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