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说声“对不起”

【对不起的来源】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人喜欢以对对联来显示自己的学问,但常常有人被其他人出的上联难住,所以为了表示自己的学识不如人,被难住的人就会说“对不起”,就是对不下去的意思。后来,“对不起”就慢慢流传开来,如果得罪了人,无论自己有没有学问都谦虚的说“对不起”,用来显示自己知书达理。

第二种说法是“人要脸,树要皮。”可知“面子”对人来说很重要,有了面子就可以面对,你有面子、我有面子,对起来,这叫什么?“对了”,这就“对了”。如果我不小心伤害了你的面子,我应该怎么说?“对不起”。对不起是什么意思呢?——“哎呀,我是想‘对’ 的,我不是不想‘对’,我也懂得要面对的道理。可是你老人家面子这么大,我呢,小人一个,面子这么小,我想对可我‘对不起’啊。”对不起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对方就说“没关系”,就是说我们没有发生关系,就不存在对不对得起的问题,但是我现在搭了你的话我们就对起了嘛。

                                                              摘自:《百家讲坛》——易中天

 

有关犯错的成语

不教而诛

成语解释: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朝过夕改

成语解释:形容改正错误快。

成语出处:《汉书·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不刊之论

成语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成语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痛改前非

成语解释: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混淆是非

成语解释: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成语出处: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对症之药

成语解释: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成语解释: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