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说课稿
《酸的和甜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描写了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他用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若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顿美餐。课文生动有趣,通过松鼠、兔子和猴子对待“葡萄是酸的”这个说法的不同态度及表现,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本课描写的正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的故事。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并且,本单元的前4篇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孩子们对“怎样看问题、想问题”的知识有了一些的掌握,对理解这类寓言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再加上本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观察动物的动作和表情,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达到体会深刻道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活中敢于尝试”的寓意。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动物们的心理和对话品读,感悟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预设突破方法:抓动物们的心理和对话来品读课文,感悟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难点:
讨论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预设突破方法:观察插图,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四、教法与学法
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在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朗读指导法、联想分析法、角色体验法、归纳演绎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培养。
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在学法上,我会引导学生利用自读感悟法、探究讨论法、朗读体验法、合作学习法及归纳总结法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课文要表达的寓意都有更深刻的认识,把小动物们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说话,激趣导入
1.我设计了本课插图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接着又来了哪些小动物来,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课本里”来引入课文题目。
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时,学生书空一起写课文题目。然后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不加字,不掉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读书要求。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研读文段、角色体验。
我以问题“最先发现那一串串紫红色、亮晶晶的葡萄的是谁”来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将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验和观察推理,来体验狐狸想吃葡萄,又吃不到的心情,感受和理解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的心理活动。
2.朗读质疑、分辨酸甜。
(1)指导学习4-7自然段,感受小猴子的表现,这个环节中我将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松鼠和小兔子的角色朗读我以创设活动情景为主导,以境导情,步步铺垫,让学生进入角色,入境入情,与文本的小动物同处境、共呼吸,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3)品读句子时我将采用对比读来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妙处,并用“迫不及待”说话,在阅读教学中时时抓住机会,创设情景进行说话和口语交际的练习。
3.疑问探讨、寓意呈现。
(1)课件出示第8副插图,观察图上小松鼠、小兔子的表情,并学学他们的表情,指导学生带着这种表情读出小动物心中的疑问,这样入情入境的充分朗读,学生就会把语感读出来了。
(2)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我将以“因为……所以…..”句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既释疑,又加强了语文能力的培养。
四、交流感悟、归纳总结
(1)我将以“现在我明白了:无论什么事情,不能随便(),我们要亲自去()。”的填空练习来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
(2)我预设以“学习了这个故事,我们认识了这四个动物朋友,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的提示来引导学生交流学习这篇童话的感受,这样巧妙地追根溯源,避免机械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引导学生把更多视角放于自身,使学生的视觉豁然开朗。在这个环节中,我将注重学生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的指导。
六、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酸的——狐狸(自欺欺人)
松鼠和兔子(轻信别人)
甜的——猴子(敢于尝试)
简洁明了,形象直观地表现出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对待“葡萄是酸的”这种说法的不同态度,并且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也清晰地展现出来。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要求会认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老师这里有些好东西,谁来尝尝?拿出醋与蜜,分别请两名学生品尝,其他学生看表情猜猜是什么。
2.齐读课文题目。
二、借助国画,读文识字
1.借助连环画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2.借助连环画讲讲课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课文讲,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
3.课文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4.你最喜欢哪幅图?把那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听。
5.学生上台随意挑出挂图贴好,朗读展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识字、正音。
三、再读感悟
1.现在,黑板上的八幅挂图是乱的,谁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它们按顺序摆好?
设计意图:通过挂图弄清课文顺序。
2.反复读课文,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摆图,并说明理由。
3.教师看图引读课文,整体感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同样是葡萄,为什么有的说它酸、有的说它甜呢?
4.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不喜欢谁?为什么?分小组读读说说,体会狐狸的狡猾、心胸狭窄,猴子的聪明、活泼,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善良、轻信。
5.全班交流,挑出感兴趣的角色读,比比谁读得好。
6.多媒体展示无声动画片,学生分角色配音。
设计意图:看图读文,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重点)
2.按课文内容进行表演。(难点)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字
1.读一读要求会写的字,你从中发现什么?
2.教师在四字格里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二、朗读感悟
1.按课文内容表演。(生戴上动物头饰表演)
2.相机引导,猴子表演得好不好?你能从中看出葡萄是甜的还是酸的吗?为什么?
3.多媒体演示猴子动作,体会“迫不及待”的意思。
设计意图:品析好词好句,加强语言训练。
三、拓展活动
1.生活中,你犯过像小松鼠、小兔子这样的错误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2.把这个寓言故事说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