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说课稿
《欢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欢庆》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本单元课文围绕“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一主题展开。《欢庆》是一首描写欢庆祖国妈妈生日情景的小诗。诗句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感情真挚,课文中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洋溢着欢庆、喜庆。那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和奔腾的海涛,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欢乐、详和的画面。
二、说学情
我所教授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一个爱动爱闹的年龄,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其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在课堂上发言较为积极,对于简单、有趣的问题,他们愿意和老师合作积极思考,但是他们的自制力不强,需要老师督促。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单元目标及新课标的要求,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及年龄特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进行考虑,本课教学我觉得应达到以下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到欢庆、喜庆的气氛,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注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围绕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法:
1.谈话导入法,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2.以读代讲法:在本课中,我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体会国庆的喜庆。
3.运用多媒体:优美的课件能创设出一个个喜庆欢快的情景,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具体学法有: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质疑理解、运用多种形式朗读。
五、说教学过程
依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我给学生播放一首《生日歌》,而后让学生说说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什么?引出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通过图片初步感受国庆氛围,借机引出课文题目“欢庆”用“欢庆什么”说话训练,指导书写“欢庆”。(此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喜庆的场面作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第二环节:重视多方面的读,整体感悟。首先是初读课文,目标是借助拼音把小诗读通顺,第二遍读,把课文读给同桌听,让同桌来评一评。第三遍读,在屏幕上显示,疏通句子和难词。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重点抓“献、帜、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指导多音字“乐、曲”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也认识了不少字,因而学习生字没必要逐字讲解分析,只要重点抓难记易错的字做重点点拨即可。再次,再读课文,给“花儿”涂色(此环节,通过给花儿涂色,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欢庆的场面显得更鲜明)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第三环节:背诵诗歌。采取同桌互背的方式,最后以表演的形式进行。
第四环节: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自由读,口头组词2、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3、师重点范写“旗”“祖”4、生自由书写评议。低年级孩子的课堂需要这种扎实的书写指导,观察,比较,仿影等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从低段的心理特征出发,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朗读,理解,感悟,力使教学达到一个较理想的境界。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难点)
2.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观看录像,听老师解说)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就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
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学生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板书“欢庆”,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画面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体会
1.学生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导学生在小组中识记生字、词。
4.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是否读准字音,是否读通顺课文。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意读哪句就读哪句。
3.赏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学习课文
1.(出示欢庆场面)引导学生观察。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
2.指导学生读课文的前4行,要求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说说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五、拓展性学习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板书设计
欢庆
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
枫林
蓝天
大海
孩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7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字。(重点)
2.背诵课文。(难点)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
2.再读课文题目。
二、再读入情
1.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
2.学生看图自由轻声细背诵,个别学生展示背诵。
设计意图:重视积累、运用。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巩固识字。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区别认字。
介绍识字经验:如“大——庆、只——帜、南——献”
3.学生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总结识字的方法。
四、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学生提示,教师范写。
例:“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3.学生在字帖上描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五、教学效果测评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扩散思维。
六、拓展性学习
学了前4行,把自己对前4行的理解,用图画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用图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