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识字3

名师说课稿

“识字3”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以三字经的形式,介绍了我们华夏民族的壮丽河山和各民族的团结奋进。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文生字非常多,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9个需要会写的生字。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二年级的学生的识字量在1000个左右,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大部分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发言、思考。能够主动学习,并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但是他们注意力时间保持的短,所以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归宿,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本节课成效的标准。基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基础制定以下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认识“伟、神、州、川、涌、岛、隔、峡、与、陆、民、族”12个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川、民”2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出词语节奏,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四、说过程

(一)歌曲引入课文题目

在导入时,我通过播放歌曲《大中国》引出课文题目,歌曲中“我们共有一个家、兄弟姐妹也很多、长江与黄河”既奠定了本节课学习的感情基调也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读准字音

在认读生字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本,读准字音,自主识字。并结合带拼音课文朗读和去掉拼音课文朗读以及生字卡片认读来进一步识记和巩固生字。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充分遵循了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三)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识记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先以“伟”为例引导学生说识字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在学生交流学习的同时,教师适时以多媒体出示画面,既提高学生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最后以火眼金睛辨字来巩固和检验学生识字情况。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五)节奏读体会美感

这两个过程主要想通过多种读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生字,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在读中巩固生字。

(六)观察发现,认真写字

这个过程中我先出示田字格中的“川”和“民”,观察分析结构后,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再在小黑板上仿写。然后选取两学生写字师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学生再次练写。这一环节我们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书写技能,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五、说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贯穿了以下4个教学理念。

.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识字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效。写字教学也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

.在课堂中尽量创造生字复现的机会,反复见面,以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4.以诵读促理解。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要求会认的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难点)

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

把自己搜集到的祖国各处风景名胜的照片或图片拿出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二、看影片,引出生率

播放祖国风景名胜纪录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教师相机5;出本课要认的生字(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

三、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请同桌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隐去熟字,读生字。

4.指名读,注意正音。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

5.学生拿出生字卡,小组内以不同方式认读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与学习伙伴分享。

6.教师抽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后做总结。

换偏旁:伸—神勇—涌

减一减:写—与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四、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四名学生每人读一句。

3.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再练一练。

4.合作学习,交流心得。

1)请把你喜欢的一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2)自由交流:请走出座位,看看哪个同学的图片能配上你喜欢的这句话。

3)小组展示:请拿着相应图片,把课文中的句子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5.全班展示:请四个学生举起四张图片,分别领读四句话。

6.“开火车”读。

7.老师带着学生配上动作读。

设计意图: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识字3

华夏神州: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振兴中华、盼望统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2.会写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字。(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图片,学生找相应的词语卡片,贴卡片,并做小老师领读。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

2.老师出示图片,学生举起对应生字卡一起读。

3.老师读生字,学生举起生字卡跟读。

4.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1)看课件或影片朗读句子。

2)先自己练读全文,再同桌互读互听。

3)鼓励学生背诵。

二、质疑解词

1.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教师随机点拨。

1)“民族”:我国共有56个民族。你是哪一个民族的?认识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四个少数民族,再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神州”和“华夏”的意思可直接告诉学生。

3)其余问题可以利用影片、图片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质疑,在质疑、答疑中理解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己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

2.结合学生的分析,老师范写。

重点指导写“争、民、族”三个字。

“争”的第四笔横要写长一些,这一笔正好在横中线上,竖钩要在坚中线上起笔。

“民”的斜钩不要写成竖弯钩。

“族”的方字旁要写得长而窄,右边稍大,“矢”不要写成“失”。

3.学生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四、拓展活动

上网或从书上查一查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