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说课稿
《一分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组第7课的课文《一分钟》的第二课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第二组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本文又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很容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元元的心情,感悟时间的宝贵。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本课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基于本课文题目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读悟结合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活动:“一分钟”读词语。从“我会认”或“我会写”中挑选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3)“一分钟”猜谜。我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生字识记,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活动中体会“一分钟”时间的意义。)
(二)初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问题想一想: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元元多睡一分钟,途中错过了绿灯,又没赶上公交车,只好步行上学,所以迟到了20分钟。板书:懒床一分钟
(设计意图:想一想的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便于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能宏观的掌握全文,便于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
(三)细读课文
首先抛出问题:一开始,元元懒床一分钟他是怎么想的?指名读第一段,说一说?这里引导学生体会元元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时的句子的读法。
其次提出问题:当元元错过红灯、没赶上公交车时,他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元元说的话?生汇报,我会出示元元说的两句话的幻灯片。在这里,重点指出“叹”字,让学生用两个字表达一下它,在学生很容易的回答出“叹”字的组词后,我会让学生体会“叹气”是什么样的语气,让学生表演一下,引导总结出伤心、难过、后悔、遗憾、自责的语气。让学生带着焦急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指名读一读,学生评一评,我再加以补充。
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抓住“等呀等”、“一直”等词语,让学生想象一下元元步行上学的情景,来体会元元的焦急心情。
对于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我准备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想象当元元迟到20分钟时他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板书:迟到20分钟。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在元元身上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不应仅满足于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之道,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有所得。《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抓具体语句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品味、感受园园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步行的辛苦、脸红的尴尬、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了解“一分钟”,珍惜“一分钟”、科学利用“一分钟”。)
课间操:读儿歌,忆主题。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长的特点,在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半时,教师带领学生读1分钟有趣的儿歌,这样放松了学生的心情,使学生很快地把精神集中起来,又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既注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闹、哈、迟、叹”,认读字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
3.教师重点示范,学生书空、描红、练写。在示范的过程中对重点的笔划做以强调。如:“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迟”字的走之旁的平捺要写舒展。
(设计意图:示范时演示笔势走向,学生就有了一个直观感受,看透每个笔划的起笔、运笔、落笔的全过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认识基本笔画,重要的是对笔划的练习有严格的指导,为今后学好规范字做铺垫。同时让学生欣赏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4.学生互相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注重激励性的评价,这也是符合低年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尽量站在学生的书写起点进行客观分析评价,这样以学生带动学生,形成良好氛围,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在相互交流中得以提高。
(五)课外链接
有关珍惜时间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安排,目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丰富阅读感受,延伸并深化阅读感悟。)
六、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
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现在板书中就是要求打破教师“一手包办”现象,所以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与书写。让板书在动态中生成,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同时这样的设计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记忆。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珍惜时间。(重、难点)
2.在朗读中识字,读准字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放故事录音(教育家班杰明的故事),听后说说你的感受。
2.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个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3.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想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你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设计意图:由故事和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对一分钟的长短有深切体会,能快速进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共6个自然段)
(2)找出生字,读一读。
2.认读生字。同桌互读,“接龙”读。
3.再读课文,想想题目“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三、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了二十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中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出来,帮元元把这二十分钟找回来。
2.读读自己画的句子。
3.小组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1)朗读句子,体会元元当时的心情。
(2)谈谈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理解课文。
4.汇报。
5.指导朗读这两段话.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设计意图:朗读感悟,体会人物心情。
6.这时,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
(很重要,就因为元元多睡了一分钟,所以他被红灯拦住了,还没能追上汽车,只好自己走着去上学,耽误了许多时间。所以这一分钟确实是太重要了。)
7.元元为什么“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会想些什么呢?
(因为他迟到了,同学们都已经上课了;他现在特别后悔。)
是啊,就是这一分钟,元元耽误了学习,这一分钟是多么宝贵啊!
8.你现在想对元元说点什么吗?想对全班同学说点什么吗?(通过自由发言,学生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同时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分钟→迟到20分钟
时间宝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书写本课生字。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以“我用一分钟做了什么’”为主题说话,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钟零闹哈欠迟叹决悔
设计意图:读准生字字音。
二、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字。
(1)认真观察生字,把各部分和笔画着清楚。
(2)仔细观察字的各部分和笔画在四字格中的位置。
2.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逐步学会自己看范字写。
三、布置作业
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