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3课 植物妈妈有办法

名师说课稿

《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3.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谈话导入法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有产生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恰当利用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理解课文内容。

3.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会学习。

五、学法

1.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2.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读课文自己来解决。

3.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学习第一小节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看!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她朝我们走来了!

播放课件:可爱的植物小精灵由远走近,边走边介绍有趣的植物知识

“大自然里的动物们都想去旅行了,他们用的是什么办法呢?植物们也都想去,可是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么去四海为家呢?

2.学习第一小节。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首先我采用了谈话导入直奔课文主题,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再来学习第一小节。第一小节内容通俗易懂,没有必要过多的讲解,重点放在朗读训练,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

()赏读悟趣

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喜欢哪一节就学哪一节。

过渡:你们最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为什么?指名说时相机点拨指导:

(1)出示图片观察“蒲公英”和“蒲公英娃娃”,让学生说说“蒲公英娃娃”像什么?

(2)结合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乘着风”和“纷纷”:

你看,妈妈准备的降落伞多美啊,只要风婆婆一来,它们就可以乘着风一个接一个向四面八方飞去,这就是“纷纷”出发。

(3)让学生自己总结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办法。

(4)指导朗读: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谁来夸夸她。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表情来朗读。

很多学生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会顺风飘去,但是学生却不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读了课文以后,我再用谈话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指出拟人句中“蒲公英的孩子”是什么,“降落伞”又是什么,并解释“纷纷出发”的意思,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纷纷出发”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用“纷纷”说句完整的话。学生通过看多媒体,理解词语再读课文,讨论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的情景,最后自己得出结论——蒲公英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其他内容。

(1)剩下的两小节你喜欢哪一小节就学哪一小节,可以读一读课文内容,说一说学习办法,演一演种子传播的情景,夸一夸种子“妈妈”,谈一谈自己的疑问,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2)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点拨指导: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很少观察过苍耳。也许学生会提问:“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叫全身武装”“什么是铠甲呢”“动物的皮毛怎么会挂住苍耳的种子呢”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作详细解答,出示苍耳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他们意会到哪里是苍耳的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全身武装了。最好准备几粒苍耳种子的实物放到学生的绒衣上,让学生走一走,跳一跳,种子却牢牢挂在身上。利用这种释疑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弄懂了“只要挂在动物的皮毛,就能走遍田野、山洼”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演示、实践、读文,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苍耳是靠动物来传播种子的。

课文第四段写了豌豆荚在太阳底下晒裂了,豆粒儿蹦跳到别处。教此段时,出示豌豆的课件演示豆荚,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效果是一样的。通过这样地演示,学生的疑问就会消除了,自己就会得出结论,原来豌豆是靠阳光来传播种子的。

3.课外引伸

学习了前面几节课文后,我跟同学们一起归纳出植物传播种子“靠风吹、太阳晒、动物皮毛带”等办法,并且设疑问:除了我们课文中植物妈妈你还知道那些植物妈妈?他们又是靠什么让自己的孩子独立生活的呢?说说你们还查找到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与同学交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量不足,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知道得不多。所以,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收集资料有关资料,再到课堂来与同学交流。在布置收集时,教师可提示学生:苹果树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的?草莓的种子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哪里都有小草,谁帮他们传播种子?鼓励学生采用观察,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方法或兴趣的其他植物知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作业设计

1.试着把网上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是自己知道的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按课文的样子,编一段诗歌把它写下来。

2.把自己喜欢的几节有表情地背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

苍耳——铠甲

豌豆——太阳晒

……

植物妈妈的办法有很多很多

以上板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广阔的大自然,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植物王国更多的奥秘。板书中的省略号,主要启发学生去发现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板书中的问号,主要是启发学生去发现植物王国更多的奥秘。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2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10个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节诗。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第1节诗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文题目。

2.读3遍课文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课文题目中的“妈妈”指谁?

2)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

设计意囹:解题,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找生字。

2.认读生字。

1)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

2)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3)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注意翘音音:“炸”“察”“识”,“知识”一词中的“识”读轻声。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3.出示生字果树测读。

学生摘一叶或一果,会读并带领全班读后将叶或果奖给他。

4.从文中找出生字、词进行认读。

旅行  蒲公英  降落伞  娃娃  乘风  纷纷  苍耳山    炸开  蹦着  观察  认识

5.自由串读课文。

设计意图:把生字、词放入文中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加强理解。

三、再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课文一共讲了几种植物?

三种:蒲公英、苍耳、豌豆。

2.文中把植物称作什么?

娃娃、妈妈。

3.植物妈妈与植物娃娃分别指什么?

植物妈妈:指已成熟的植物。

植物娃娃:指种子。

四、学习第1

1.认读“为”字。

2.自由读后说说“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可联系下面的几节许进行了解。

“四海为家”:到处安家。

3.自由读后说说“旅行”是怎么一回事。

1)可由旅行过的学生介绍。

2)可出示课件演示长途旅行的片断。

4.过渡语:植物没有手、没有脚,怎样去旅行,怎样四海为家呢?我们明天再学。

5.朗读第1节。注意读出疑问的口气。

设计意图。落实字词的训练。以读代讲,在读中进行感悟。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女”字旁要注意第三笔不出头。

2.形近字要注意区别:

1)“己”“已”要分清。

2)“娃”“洼”要分清。

3)“如”“好”要区别。

3.先描红,再书写。

设计意囹:让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第1节诗。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重点难点

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难点:观察、了解、探究植物的奥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

2.背诵第1节诗。

3.提问:植物旅行与人、动物旅行的目的一样吗?

人:旅行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见识,丰富生活。

动物:旅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

植物:(学生能说则说,不能说的留待上完课后再答)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质疑引入下文。

二、学习第24

1.自由读第24节。

2.出示蒲公英、苍耳、碗豆图片。

3.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节诗读一读。

4.教学第2节。

1)读第2节。

2)画出节奏。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示蒲公英的种子,了解降落伞为毛茸茸的种子。

4)问:谁有办法让它“告别妈妈,四海为家”?(风)

5)出示多个蒲公英种子。了解“纷纷”一词之义:好多(人、物)同时出发。

6)了解“旅行”一词含义。

出示课件,演示蒲公英种子远行后扎根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旅行即为了扎根发芽。

7)再朗读第2节。

8)背诵第2节。

5.学习第3节。

1)学生自由读。

2)根据“谁准备了什么,靠什么传播种子”画词。

3)学生说,教师板书:带刺的铠甲植物。

4)“铠甲”是什么?

看图,说明苍耳的硬壳即课文中的铠甲。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理解生词。

5)铠甲有什么作用?拿出苍耳做实验,挂住衣服,引出有皮毛的动物能带走种子。

6)读第3节。

(以赞扬的口气来读)注意重读以下词语:

好办法  穿上  带刺的铠甲  只要  田野  山洼

7)背诵第3节。

6.学习第4节。

1)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2)以赞扬的口气读。

3)用表演形式来演示豆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

4)以欢快的语气读第4节。

5)背诵第4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习第5

1.自由读。

2.谈植物知识,讲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3.要了解植物的知识要怎么做。(仔细观察)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力吹

苍耳→皮毛挂

豌豆→太阳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