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说课稿
《蟋蟀的住宅》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观察笔记。他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清晰鹅、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好词佳句。
(二)智能目标
1.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三)情感目标
学习蟋蟀那种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难点是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四、教法
导读自悟法、教具辅助法。教师先指导学生以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的方法读懂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来弄懂课文的后两部分。在学习了蟋蟀的住宅特点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让学生代表蟋蟀去参加住宅展览会,介绍住宅的特点,进一步理解了课文,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以题目——蟋蟀的住宅,激发学生体验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拟人的写作方法。
五、学法
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创作,并在汇报交流中相互补充。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都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得以体现,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
六、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
我问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自己的所得。当学生回答本课的写作顺序之后,教师随即板书。(选址特点挖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学生回忆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温习了旧知,更重要的是教师给学生搭设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写作顺序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品读课文,体验感情
1.学习蟋蟀选址这部分内容
我提问: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址的呢?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并圈画出相关的语句。接着,我让学生读出画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我问学生,蟋蟀在选择住址方面是否讲究,怎样知道的。学生回答后,我板书:慎重、、不肯随遇而安。然后我让学生说说对“随遇而安”的理解。教师小结,要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光靠字典里注释,还要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去体会。“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让学生谈谈读了这句话想到的。教师适时小结,并点拨让学生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采取个别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教,我们要让学生会学习,就要先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一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主要词句体会段落的意思,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的。我们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使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帮手。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种真切的感受必然诱发再读的强烈兴趣。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对意蕴的理解,从而产生深刻的关于作品形式美的认识。
2.学习剩下两部分
我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首先学生围绕着“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挖掘的”这两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他们喜欢的问题来研究,教师参与其中,然后集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蟋蟀挖掘住宅时,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学生汇报:“扒、搬、踏、推、铺”从蟋蟀的这一系列活动,我们能体验到蟋蟀的这座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接着让学生谈谈工程的伟大之处,想对蟋蟀说的话以及从蟋蟀身上学到的东西,教师小结:蟋蟀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建筑师。我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像蟋蟀这样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最后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蟋蟀,去参加动物王国召开的住宅建筑展示会,学生准备之后,看着图片用自己的话介绍住宅的特点,听的同学给予评价,教师也适当给予评价。生生互动,生师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他们学语文用语文,体验到其中的快乐。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变成学生活动、学习的天地。。)
(三)课堂总结,学习写法
蟋蟀的住宅只不过就是一个小洞,而作者却说他是一个住宅,作者把蟋蟀当成人来写,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课文中有多处运用了这种写法,出示: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让学生找出类似的句子在全班交流。并让学生认识到由于作者长时间的观察才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激发了学生要认真观察的兴趣。)
(四)交流收获
最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又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做以总结:《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它让我们体验到了观察的乐趣,同学们,为了能继续拥有这份乐趣,让我们也学学作者,细心观察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让你给学生学生观察事物并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教材之外,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慎重选址
怎样修建
(伟大的工程)
课文语言精炼传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课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学生青睐,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址、建造住房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塑料蟋蟀)师: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写在本上)
师:小家伙虽然个头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它是怎样建住它的。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理解“宅”的意思。(住所)
2.根据课题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哪些内容?
(选择住址、住宅样子、怎样修建)
三、初读课文,证明自己的猜想。
1.自读课文,证明自己的猜想。
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1)抽读课文,相互正音。
(2)认读词语。(隐蔽慎重选择洞穴搜索挖掘倾斜抛随遇而安)
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你猜想的内容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里?再读一读,然后把你的收获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四、整体感知蟋蟀的住宅
1.蟋蟀的住宅有多大?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住宅的样子。(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五、品读第二自然段,理解“随遇而安”
1.出示: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读句子,这句话在课文第几自然段中?
2.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别的昆虫一般都住在什么地方?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草丛里,树杈上,墙洞里……)
师:像这些昆虫,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这就是“随遇而安”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哪些地方?请读一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它常常慎重地……一直到卧室”)
4.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用“——”标出。(慎重、一定要、并且、录利用、一点一点)
5.朗读指导。
读第二自然段时,只要能抓住这些关键词,就能把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读出来。
六、作业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练习朗读七、八、九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重点)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难点)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蟋蟀在选择住址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而是慎重选址。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并了解一下它是怎样建住宅的。
二、蟋蟀住宅的特点
1.学习第五自然段,看一看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生: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过渡语:蟋蟀住宅的外部给人一种温暖、幽静的感觉,那么住宅内是什么样呢?我们快“进去”看一看。
三、住宅内部特点
1.放录像,教师有感情地诵读第六自然段前三句。
2.看完录像,听完老师的介绍,谁能用几个词把蟋蟀住宅内部昀特点说出来吗?
(光滑清洁干燥)
3.小结。
(1)通过对五、六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外部——朝阳、隐蔽;内部——清洁、干燥。
(2)朗读五、六自然段。
面对这幽雅丽舒适的住宅,你最想说句什么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让我们把自己的体会、情感融入到朗读中去,把蟋蟀住宅的美趣理趣读出来。
四、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1.温暖的阳光,绿色的家园,舒适的平台,清洁的大厅,这就是蟋蟀的住宅。在昆虫王国里,如此一流的住宅,建筑工程师是如何建筑的呢?让我们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下蟋蟀先生好吗?
2.精心准备。
学生熟读七、八、九自然段.嘶l:蟋蟀挖掘时的动词,体会并给同桌表演一下。
3.创设情境,练习采访。
师:据最新消息.蟋蟀先生的住宅被评为本年度昆虫世界最佳住宅之首。记者小蜜蜂前去采访。同桌的两位同学现在就是小蜜蜂和蟋蟀先生,你们之间会有一场怎样的采访呢?先练习一下。
4.学生练习采访,教师巡视。
5.优秀小记者采访展示。
五、总结全文
1.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它吗?
2.你还想对本课作者法布尔说些什么?
3.朗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
1.欣赏音乐《秋虫音乐会》。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
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
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特点:向阳 弯曲 隐蔽 光滑 简朴 干燥 卫生
工具:前足 钳子 足
伟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