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读笔记
【重点】
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的。
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叫声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猥琐的描写,彰显了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难点】
体会作者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鹅的感情。
反语是一种修辞格。是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含有否定、讽刺嘲弄的本意。
反复朗读,明确反语表面和实际所表达的意思,就会从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句表面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再如,用“傲慢”“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含有贬义的词语来表现鹅的独特个性,从看似贬实则褒中表达了对鹅的喜爱之情。
【自学辅导点】
抓住鹅的“高傲”这一性格特点,以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为切人点,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思考,从具体语句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课文背景资料
写作背景
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我卖脱了三年前在重庆沙坪坝庙湾地方自建的小屋,迁居城中去等候归舟。
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对这小屋实在毫无留恋……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
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住在小龙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不过分量较为轻微而已……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决的朋友立传,写照。
这鹅的旧主人姓夏名宗禹,现在与我邻居着。
——节选自丰子恺《白鹅》
一线课堂实录
《白鹅》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鹅。
师:看到白鹅,你想说些什么?
生:白鹅的羽毛真的很白,在水面游动时非常漂亮。
生:我想到了《咏鹅》这首诗。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另外一只白鹅,想认识它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白鹅》。(板书课文题目)
师;请同学读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的白鹅。
生:高傲、傲慢。
生:从容不迫、一丝不苟。
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
师:同学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这课的生字词语特别多,而且很不容易读正确,同桌之间先互相听一听读一读,开始吧
同桌互读。
出示:头颈狂吠倘若一丝不苟脾气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供养不周
净角奢侈譬如侍候窥伺大模大样三眼一板
生读师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及“角”“供”多音字指导。
师:你知道“净角”吗
生:就是古时候的公子。
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我想问老师“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
生:“窥伺”是什么意思?
……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平时我们学课文时都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候你们会怎么办?
生:查字典。
生:联系上下文。
生:请教同学。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然后看看刚才的那些问题是不是解决了。
生读课文。
师:刚才有些同学已经初步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并和老师作了简短的交流,看看这句话。
出示: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
放开喉咙大叫
师:第一句是什么词呢
生:厉声呵斥。
师:放开喉咙大叫。
生:引吭大叫
师: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都是叫的。
师:他们都是表示声音,表示叫的。
师:现在请七个同学来逐段读这篇课文。边听边想这是怎样的白鹅?
(七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听同学边听边思考)
师:这是怎样的鹅呢?
生:高傲的鹅。
生:生活并不奢侈的鹅。
生:非让人侍候不可的鹅。
师:看来它是一个不一般的动物。所以丰子恺先生一开始就说“它是一个
生:高傲的动物。
师:他是怎么说的呢
生读第一句
师:你看看左顾右盼是什么意思,来学学看。
生学
师:想想看,伸长了头颈……
边说指导学生做动作。
师:难怪丰子恺先生说,好一个
生:高傲的动物。
师:下面同学们看看课文,看看哪些句子表现出这动物的髙傲,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画。
师:同学们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鹅的叫声很高傲。
生: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同学们你来读读这句话,看看你最想强调什么
生:我想强调一个关联词“凡……必须……也要”
师:为什么?
生:我想强调鹅的傲慢,了不起。
师:你的感受真好,你再读读。
生读。
师:你想强调什么
生:我想强调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那作者说“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同学们学感受到了吗?
生:我从这句话“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来咬你一口。子”感受到的。
师:为什么觉得这一句能感受到呢
生:因为它看见不但不让,还咬你一口。
师: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的鸡和鸭是什么样?
生:都非常匆忙地逃跑了。
生:还有的逃跑时羽毛都掉了。
师:鸡和鸭见到人时都匆忙逃跑,说明什么,而鹅呢
生:它非常高傲,就像官一样。
生:它好像自己是老大一样。
师:你看这个鹅它不仅不怕人还咬人,谁能把它这种高傲劲读出来。
生读。
师:真够狂傲,还从哪能看出来?
生:它说“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师:见过“净角出场”吗
生:没有。
师:看看净角出场
出示:净角出场片段
师:看见了什么,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净角出场
生:大摇大摆。
生:高傲。
生:骄傲自大。
生:像只企鹅摇摇晃晃。
生:很神气。
师:同学们,丰子恺先生养的鹅就像刚才净角一样,大模大样,它那高傲的样子,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来咬你一口。
师:既然是写鹅为什么前面写鸭?
生:这样就可以更突出鹅的从容,大模大样。。
师:那你说说鸭的步调什么样?
生:急速,局促不安。
师:好,下面我来读鸭的步调,男同学读鹅的步调,女同学当评委。
师:谁来评评?
生:男同学没把鹅的步态读出来。
生:我觉得男同学没把大模大样读好,应该像刚才录像里慢慢地,把威风劲读出来。
师:鹅的步态叫声够傲慢的了,但和它的吃饭比不算什么,有什么词形容?
生:一日三餐。
生:三眼一板。
生:一丝不苟。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眼一板,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师:它吃饭很有顺序,而且这顺序不变,还有什么不变?
生: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奢侈是什么意思
生:过份追求享受。
师:它吃的不奢侈,谁记得它吃什么吗?
生:吃冷饭,泥巴,草。
师:它吃的东西是不变的,它吃的是冷饭,泥巴,草。而且它吃饭的顺序是一点不马虎的,它先吃——
生:冷饭。
师:再喝——
生:一口水。
师:再吃——
生:泥巴和草。
师:再读一遍,感受它的三眼一板。
生读。
师:从这一句我们除了感受到它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它吃饭的时候从不马虎。
师:是,这就是它的三眼一板,还有吗
师:看看还有哪些句子也看出它的吃相很高傲。
生读(先吃一口冷饭……)它认为泥和草和冷饭一起吃的话,它觉得搭配合理,体现它从不马虎。
生:“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象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这里看出鹅很高傲,需要有人侍候。
师:“堂倌”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服务生。
师:鹅吃饭有人侍候,说明鹅很了不起。
生:(读“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能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者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这说明鹅老爷很霸道。狗有点怕它了。
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是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时候,因为邻近的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表现出鹅饭没吃到,还要让人家给它添饭。
师:这里用了一个词叫“供养不周”,这是用来形容对老人照顾不周,这里用来形容白鹅说明作者已经把它当作——
生:人一样对待。
师:(每当它吃饭的时候……)
师:咱们来推荐一个同学读读,看看谁能把趣味读出来?
生读。
师:鹅去狗来,鹅来狗去,这一去一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笑,同学们你们看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啊,也正是这细致的观察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生:也许是他和鹅相处了一段时间,已经喜欢上了这只鹅
师:喜欢它什么了?
生:喜欢它的高傲。
生:喜欢它的脾气。
师:作者就是喜欢它,喜欢它的高傲,怪脾气。
板书:高傲
师:看看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能把白鹅写得这么高傲?小组内先交流。
生:子恺先生写鹅的顺序很讲究,先写鹅的叫声,再写鹅的步态,写得很好,有顺序。
生:用鹅老爷堂官之类的词表现出鹅的高傲。
师:先总写,再分写,思路多么清晰。
师:同学们,这是丰子恺先生笔下的鹅,课下请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好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