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说课稿
《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展开的,《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一奇异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作者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确读写“静谧、追随”等15个词语。
2.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3.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把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设定为本课教学重点。
把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设定为本课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法上我将采用了创设情境、抓重点词句、朗读感悟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
在学法上,我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开始,借助多媒体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交流畅谈自己所听到的以及想象到的画面,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探索和向往的激情,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并注意“静谧、追随”等词语的读音。然后,小组交流谈论,“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感受交流
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并给不同的画面取个题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归来的游侠、幸福的迎接、和谐的相处、动听的演奏、勤勉的劳作和精细的分工。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为什么我们常见的草丛和虫子会在作者的笔下是一座奇妙而且快乐的村落呢?”找出并画出相关语句,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借助多媒体出示相关语句:“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的前进着。它不断的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小侠客身上成功的喜悦、快乐。出示语句:“甲壳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的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的奔忙呢?”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以及是什么力量使甲壳虫们这么勤勉的奔忙?”这些问题我先交给学生自主谈论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总结出:“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的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的创造着。”
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出示相关语句“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抓住关键词“静谧”引导学生体会“静谧”一词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也很放松。这是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作者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草虫的村落”引导学生齐读:“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至此,学生还沉浸在对小甲虫的无比喜爱中,我顺势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正是因为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表达,才使得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回家后观察一种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小短文。”
此环节的设计,充分鼓励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个性和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主要把文章的重点内容按顺序板书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条理,明晰文章中心。
草虫的村落
归来的游侠 幸福的迎接 和谐的相处
动听的演奏 勤勉的劳作 精细的分工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猫》《珍珠鸟》后,感到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常见的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世界去感受这份情趣。板书课文题目:草虫的村落(学生齐说课文题目,教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卡片,学习词语。
静谧 亲戚 寒暄 俏丽 烘烤 勤勉 音韵 僻静 亲吻 大街小巷 庞然大物 熙熙攘攘 意味深长
(1)小组读词语,纠正发音。
(2)重点强调“寒暄”“熙熙攘攘”“勤勉”“音韵”等词的意思,分析“谧”“巷”的字形。
3.提出疑问,进行探究。
(1)读完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画一画,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3)“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为什么这些我们常见的草丛和虫子在作者的笔下会是一座奇妙而且快乐的村落呢?
三、细读课文,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在草虫的村落里散步,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并试着给不同的画面取个名字吧。
预设:归来的游侠幸福的迎接有客来访 美妙的演奏勤勉的劳作不同的分工
2.交流反馈。
(1)“草虫的村落”在哪儿?
①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②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座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2)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课件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色色的“人们”,它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1)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田野的安静与内心的宁静)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平静、精神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学生齐读)“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2)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属于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下节课再做探究。
2.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
虫子们 “我”
联想与想象
快乐 勤勉 美妙 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课文,体会作者与大自然为友,与大自然对话的独特感受。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属于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下面我们便通过相关细节来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探究体验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课件出示: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1)什么是“傲然”?从“傲然”“左冲右撞”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如果是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样想,会怎样做呢?
从对比中可以体会出这是一只勇敢的小甲虫,它具有游侠一样的品格,不服输、不气馁,终于走出了困境。它体会到了勇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让我们也像小甲虫一样,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服输。
(3)谁来读一读这几句话,让小游侠在我们的朗读中显得更勇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
(4)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课件出示: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招呼”“寒暄”你们会吗?小虫子们怎么也会人类之间的礼仪了呀?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再加上他自己独特的想象与联想,把小虫子们简单的接触描摹得生动有趣。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课件出示: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1)从“南国的少女”“俏丽”中,你发现了什么?(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把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比喻成南国的少女有什么好处?(写出了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的妩媚多姿。)
(3)从“驻足痴望”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小圆虫很俏丽、迷人。
(4)从“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可知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它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A.课件出示: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B.课件出示: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的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2)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上面的句段。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课件出示: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创造着。
三、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把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
3.本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4.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要注意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比一比,谁写得最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