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8课我的舞台

名师说课稿

《我的舞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的舞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该单元以“艺术的魅力”为主题展开的。本文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发表在《收获》杂志1991年第3期上的一篇回忆录。文章以“我”的口吻,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前面认真演戏等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模仿、造就、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窃窃私语”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引导学生体会到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感受我国戏剧艺术的魅力。

四、教法、学法

我紧紧抓住了文章总领全文和总结全文两句话提纲挈领牵动全文学习有助于为文章内容展开做了铺垫围绕总起句“舞台对我有着神奇吸引力”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然后再慢慢深入课文分析重点句子以总结句“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勇气和毅力”为突破口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艺术道路上所付出艰辛和努力紧扣题眼感悟舞台层层展开将文章思路、教师教路和学生学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愉快参与学习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通过本课我要教给学生将文章读短再读长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融会贯通起到举一反三效果。力通过本课我要教给学生将文章读短再读长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融会贯通起到举一反三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吴霜是中国当代“评剧皇后”新凤霞的女儿,她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对演戏情有独钟,经常把各种地方当作自己的舞台,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她小时候的故事,揭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一人一段互读课文,检查,纠正字音。

3.指名学生概栝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研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感受。

2.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四人讨论交流,并派代表讲述。(师适当板书)

3.从这几件事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件,读一读,适当做批注。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重点语句:“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让学生从作者的可爱童趣的形象,慢慢深入到作者小小年纪就对艺术的热爱之情,由浅入深,使学生从另一高度去看待“我”对舞台的感情。学生能够把握作者形象后,进行朗读,指名读,齐读。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现文中“我”的形象,这能进一步验证学生是否已经把握住人物,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5.紧扣结尾句“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我”在舞台上炼就勇气和毅力的句子,自主学习,体会含义。紧紧抓住文章第七段,描写吴霜苦练毯子功的这一段,通过图片感受童子功的难度,以及结合文中的动作描写,让学生体会到练功的枯燥和艰辛。通过想象,体会暑去寒来练功的不容易,身临其境的走入吴霜的练功场地,加深对中心的体会,以此突破本文的重难点

(四)再读全文,自主积累

1.再读全文,体会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六、板书设计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表现作者的写作思路,简单明了。

我的舞台

在娘胎时    登台唱戏

刚会走路    模仿母亲演戏

后来    跟母亲演戏

六岁    拜师学艺

几年后    大师前表演

 

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吴霜是中国当代“评剧皇后”新凤霞的女儿。她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对演戏情有独钟,经常把各种地方当作自己的舞台。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她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想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

2.同桌一人一段互读课文,检查、纠正字音。

3.指名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探究,交流感悟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自学。

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在合作小组内交流,老师巡视、点拨。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1)共五件事:

A.还没出生时,把娘胎当舞台,在肚子里“登台唱戏”“大闹天宫”。

B.刚会走路时,把小床当舞台,模仿母亲“演戏”。

C.随母亲演出时,每场必到舞台,察言观色,学形记词。

D.六岁的时候,把练功毯当舞台,拜师学艺,暑去寒来,刻苦练习。

E.学艺几年后,把客厅当舞台,给来家里的客人开“个人晚会”。

(2)默读课文思考:这五件事中的哪些具体描写体现出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以下句子:

A.爷爷、奶奶还有小花猫,都是我的观众。“演出”中途,哪位观众要离开“剧场一,都会引起我的不满。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

一个“蹿”字生动地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而对“我”的描写更是充满了童趣,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使人忍俊不禁。

B.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结束。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怪不得母亲的学生忘词的时候,会向“我”请教。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C.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搁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几个动词,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4.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我”能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凭借的是什么?(勇气和毅力)

四、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扮演的角色不同,展示自己的舞台也不同。在属于你的舞台上,你准备怎样去奋斗呢?

2.写一写自己在学习、成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