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读笔记
【重点】
体会“我”在艺术道路上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炼就的勇气和毅力。
文章开门见山,“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在“我”还没有出生时,“我”的舞台在母亲的肚子里;刚会走路,“我”的舞台在床上;六岁以后,“我”的舞台转移到了院子里。
幼小的“我”为了学好唱戏,翻、拥、立、横、抻、拉、压、拽样样都练,不怕苦累,“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从没叫过苦、喊过疼”,几年以后“我就可以下腰到地,双手倒抓住脚腕;或一手抓住举过头顶的脚心,做前后翻,跑虎跳”,做得熟练自如,得心应手。这说明在看似成功与辉煌的背后饱含了奋斗的泪水与汗水,泪水与汗水见证了成功的艰辛与辉煌。
【难点】
课文以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为主体,思考这两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开头的一句“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总领全文。
结尾句“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总结全文,发人深省。
【自学辅导点】
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一句展开阅读,找到说明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拜师学艺”部分,体会“我”学艺的艰辛和舞台上炼就的“勇气和毅力”。
课文背景资料
相关资料
1.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江苏苏州人。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致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写作,著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2.评剧: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落”,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口语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城乡人民欢迎。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韩少云、魏荣元、马泰等。
新课导入荟萃
方法一
师:你们认为一篇课文怎样才算学会了?(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知道文章的大意;了解课文的中心……)
师: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学习《我的舞台》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么学,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生述。)
师:在这堂课上,老师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画“知识树”。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引导学生定位目标、交流学法,意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以学定教”。体现略读课文教学“迁移知识、形成技能”的桥梁作用。
方法二
师:“舞台”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主人公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生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画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师:请同学们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结尾句。)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一线课堂实录
《我的舞台》课堂实录
师:人们常说生活是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演绎着令人难忘的故事。那么你的舞台都出现在哪里?对你有什么影响?
生:我的舞台最早出现在幼儿园,我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唱了一首歌,得到了所有人掌声,那次锻炼了我的勇气,它让我第一次敢于面对那么多的观众。
师:能从这样一次简单的表演中有如此的收获,真的很了不起!谁还想说说。
生:我的舞台在家里。爸妈不在的时候,我可以为所欲为……
生:我的舞台是每周的周六周日。这两天,我可以尽情地玩耍。要是每天都这样该多好!
生:我觉得我的舞台是课堂。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可以与老师、同学进行对话,还可以品读众多作家的优秀作品。
师:是啊,舞台留给了我们许多的记忆和思考。大家请看,认识她是谁吗?
生:新凤霞。
师:谁能介绍一下她?
生:她是一位著名的评剧演员。
师:是的,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的是新凤霞的女儿写的一篇与舞台有关的文章——《我的舞台》(板书课文题目)这是篇略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题目,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
生:这舞台在哪里?
生:这是个什么样的舞台?
生:这个舞台上发生了什么事?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我的舞台”在哪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与舞台相关的重点词。
师:谁先来交流?
生:“我”的第一个舞台是在“还没有出生时”“我在娘胎时,就已经‘登台唱戏’了”。
师:你把“第一个舞台”找出来了,要圈重点词,应该圈哪个?
生:娘胎。
师:请继续说。
生:“我“的舞台还在小床上。
生:“我”的舞台在剧场。生:“我”的舞台在院子里。
生:“我”的舞台是在“我”家。
师:好,同学们非常快地找到了“我的舞台”在哪里。作者按成长的过程分别写了——娘胎、小床、剧场、院子、我家。
师:通过快速阅读,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的舞台”在哪里?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问题:“我”在舞台上怎样“表演”?
生:在“娘胎里”“登台唱戏”。
生:母亲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
生:肚子里暗无天日,又无观众,没情绪,不过瘾,“我”便”大闹天宫”——
师:真好。这大闹天宫也要加——
生:引号。
师:同学们请看,大家找到的这些词语,你觉得哪几个特别形象?
生:“大闹天宫”。
生:“登台唱戏”。
师:其实,像这样形象的词语在文中还有很多。请大家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认真找一找。
师:谁愿意结合找到的这些词语说一说。
生:”我”先是在娘胎时“登台唱戏”;在母亲的肚子里“大闹天宫”;“我”在小床上“演戏”的时候,“咿咿呀呀”地”乱唱”;后来到剧场里看戏,“我”“兴味盎然”“场场必到”;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在院子里学戏,被师傅”抻、拉、压、拽”;在家里,“我”认真演戏”,老实做人。
师:这位同学交流得很好,很有条理。听了同学的交流,我们一定又有新的收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师:通过阅读和交流,让我们感受到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师:是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是舞台成就了一个出色的吴霜!
师:我们通过快速阅读,学摘重点词,梳理了课文内容,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不简单啊。
师:我们继续来学课文。刚才交流到的那些不同的舞台中,你们觉得哪个部分的描写特别吸引你?
生:“在院子里”的时候特别吸引我。
生:“在小床上”的时候特别吸引我。
生:“在娘胎里”的时候特别吸引我。
师:看来大家是各有所爱。我们先来看看“娘胎里”这一段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描写特别有意思的句子读几遍。
师:哪几个句子特别有意思呀?
生:我觉得“据说,我在娘胎时,就‘登台唱戏’了——母亲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这一句特别有趣。
师:那你能读读这个句子,表现出这份趣味吗?
生: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后面一句:“肚子里暗无天日,又无观众,没情绪,不过瘾,我便‘大闹天宫’。”
师:这位同学在读的时候强调了”大闹天宫”这个词,能听听理由吗?
生:这个词很有趣,因为“大闹天宫”只有孙悟空才能做得到。
生:在娘胎里就学大圣”大闹天宫”,神!
师:真的很神!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师: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呢!谁再来。
生:“那天,母亲唱完戏,来不及卸妆,就被送到医院迎接我的降生。”
生:“为了能够早日尽情演唱,我等不及十月怀胎期满,提早来到了人间。”
生:我喜欢的是:“一出世,我就亮开了嗓门,憋了七个月,这回总算过足了瘾,全病房的观众都为我喝彩。”
师:“瘾”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喜欢喝酒的人犯的瘾叫——
生:酒瘾。
师:喜欢踢球的人犯的瘾叫——
生:球瘾。
师:而吴霜在娘肚子里就犯了——
生:戏瘾。
师:我们继续来欣赏。请同学们读课文第3到第8自然段,读读喜欢的句子,圈圈重点词,也可以学学老师,把体会用批注的形式写在旁边。
师:我们来交流吧!
生:我圈出的是第三自然段中的“眼冒金星”,我写的批注是:为了学戏摔得不轻。
师:这位同学的批注很有趣!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谁再来交流?
生:我找的是第七自然段中”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搁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一句。这句话看出吴霜在练功时非常辛苦。
师:这位同学写了自己的感受。
生:我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到了”咿咿呀呀”这个词,我写的是:”挺有趣的。”
师:这个“趣”字,用得真妙。你来读读这个句子,感受这份趣味。
师:我们再来交流!
生:我找的句子是:”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批注是:吴霜很喜欢唱戏。
生:我找到的也是第七自然段中的这一句:“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掘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我写的批注是:抻拉压拽练苦功——狠。
师.这些动作其实很难。当中有几个字,我们可能还是第一次见面。搁、抻。
师:这些动作是很难的,可小吴霜却没有把它们放在眼里。谁能用小吴霜的语气来读读这几个词?
生:”翻过来、搁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
师:有点轻松的感觉。不过我建议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如果加一点节奏,可能会更轻松。
师:这些动作,小吴霜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可是在奶奶的眼里,一点都不轻松呀!如果叫奶奶来读,又该怎么读呢?同学们先自己练一练。
师:读出了那份疼爱。谁再来试试?
师:同样一个句子,同样的描写,不同的人物可以读出完全不同酌情感。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圈重点词、写批注,感受了作者轻松、幽默、风趣的语言。其实这样的写法,在我们学过的课文,读过的课外书,甚至自己的作文中,都见到过。请同学们课下找一找和同学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