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说课稿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该单元以“艺术魅力”为主题展开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让人百看不厌。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赴约、捉摸、衬托、幻觉、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学生特点,我把引导学生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为本课教学重点;把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为本课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
1.引导自读自悟法:我紧扣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抓住重点,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2.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展示《蒙娜丽莎》的魅力。
在学法上,我将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法来组织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材料,激发兴趣
1.学生简要交流自己所准备的材料。
2.今天,让我们一起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去感悟一下《蒙娜丽莎》的魅力,揭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走进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大致理解有关词语,并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2.学生交流自读所得,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读书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三)赏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到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
2.学生四人小组结合课文交流在课文具体描写中所感悟到的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小组汇报总结,师适当板书)
3.引导学生交流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作者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学习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蒙娜丽莎描写生动的。
4.通过问题质疑,引导学生从游客排队等候观画这一侧面描写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并指出这幅画对我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四)总结全文,深入拓展
1.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她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2.拓展练习。
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样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
六、板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
美丽、震撼
印象深刻
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作,导入课文题目
老师:这是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这幅画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从网上下载的《蒙娜丽莎》画像。)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感受。(很美,看上去很舒服,很有魅力……)
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幅画的确画得很美,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王克难的《蒙娜丽莎之约》。(出示课文题目。)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朗读课文,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哪几段着重向我们描绘了这一幅世界名画?(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词语:肖(xiào)像 脸颊 悄然 难以捉摸 矜持 沐浴 璀璨
转瞬即逝
三、自由朗读,自主感悟
1.学生自己体会。
老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老师出示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探究交流,加深体会
1.根据学生的需要,多媒体出示第1~4自然段,让学生充分抓住“队伍像一条长龙”“美法两国多次交涉…才能暂时离开”“世界上最杰出”“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到”等词句谈自己的理解。(从看画的人多和作者急于想看到画的心情可知这幅画的影响力非常大,的确很有魅力。)
指导朗读:读出看画的人多和作者的急切心情。
2.根据学生需要多媒体随机出示第5自然段和《蒙娜丽莎》画像,学生对照画像谈自己的理解。
(1)这幅画使作者产生了奇异的感觉,明明是作者在走近画,而作者却说是蒙娜丽莎像真人一样在走近自己。(学习作者在描述事物时加入想象的表达方法;体会达•芬奇画技的高超,画像的栩栩如生。)
(2)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本来是画出来的画,却说泛着红光,嘴唇不像是涂抹的色彩;画明明是静止的,却说颈项里有血液在流动。引导学生再次感受画像的逼真。老师随机板书:逼真)
3.根据学生需要,多媒体随机出示第6自然段和《蒙娜丽莎》画像,学生继续谈自己的理解。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那么神秘,让人难以捉摸。这个微笑是会瞬间消失的,是达•芬奇利用他那高超的画技,把这种美画了下来,使这种转瞬即逝的美定格下来,成为了永恒。(老师随机板书:神秘)
学生对照画像体会蒙娜丽莎的那种难以捉摸的神秘微笑。
4.根据学生需要,多媒体出示第7自然段,学生继续谈自己的理解。
(1)蒙娜丽莎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清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引导学生看画像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人物具有的生命的活力。老师随机板书:有活力)
(2)画像身后的背景是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背景更加衬托出了主人公恬静的美,神秘的美。)
(3)学生再对照画像,想象并感受画像的美。
五、深情朗读,加深认识
1.朗读文章描写画像的部分,细细品味蒙娜丽莎的美。
2.老师范读或指名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3.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搜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4.假如说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够远赴重洋来到咱们中国,甚至就在我们上课的现场展出,假如说你就是这幅画作的解说员,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把这幅画作介绍给听众?
板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
逼真
神秘
有活力
背景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