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读笔记
【重点】
了解艺术大师达·芬奇及其传世名作《蒙娜丽莎》。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蒙娜丽莎》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想象力。《蒙娜丽莎》体现了永恒的美。
【难点】
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
1.从似真亦幻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栩栩如生,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
2.从那神秘的微笑中可以看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3.从姿态与背景中可以看出。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4.从欣赏的人们排成长龙似的队伍中也可以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
【自学辅导点】
以课题中的“约”字为线,按照“约”之前、“约”之时、“约”之后的顺序理清课文的段落结构。
课文背景资料
相关资料
1.《蒙娜丽莎》: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
2.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讽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
新课导入荟萃
方法一
师: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请说一说。(师生一起交流。)
师:(出示课文题目。)请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齐读。)
师: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文题目质疑。)
【设计意图】教师用赞美的语言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将收集的资料交流,利于学习课文,对名画有初步认识。
方法二
师:前两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中外名家所演奏的曲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师: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做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他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
【设计意图】由前面的文章引出课文,并强调今天欣赏的是名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新奇感。
一线课堂实录
《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喜欢欣赏名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幅世界名画。
师:这幅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师:好,谁来读课文题目?
师:读得很美。好,我们一起来读课文题目。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从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再把课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对照插图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一句感受到这幅画蒙娜丽莎的魅力。“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一句表达出了这幅画的魅力,这幅画从大洋彼岸飞过来与我们相约,还引来了许多看望它的人,说明了这幅画的魅力。
师:很好。还有呢?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的这句可以看出来: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从“诞生”可以看出来,诞生只有生人才能说诞生,而蒙娜丽莎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肖像,诞生于达·芬奇笔下的,所以我觉得他很有魅力。
师:你抓住了关键的词去体会,还有补充的?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的这句可以看出: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从这一句中的“多次交涉”可以看出,它是多么的珍贵,由此可以体现出她的魅力。
师:好,同学们,我们能从这些侧面描写中感受到画作的魅力所在,作者不光采用了侧面描写,还直接介绍了画作。直接介绍画作的方式叫什么描写?
生:叫正面描写。
师:那我们看一看哪几个自然段直接介绍了画作?
生:我认为是5、6、7自然段正面描写了蒙娜丽莎。
师:那下面我们就重点交流这一部分,谁先说。
生:我从这一句看出来:“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了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蒙娜丽莎她一头乌黑的头发,柔和的眼神和真实的嘴唇,一切都像真的一样。
师:非常的精彩,你谈了自己个性的理解,有补充的吗?
生:第五自然的语句还表现出蒙娜丽莎那生动的形象。
师: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的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
生:逼真。
生:惟妙惟肖。
生:栩栩如生。
师:好。理解了这些词语,谁愿意读读这个段落?你来读。
师:好同学们,你们再看看这一自然段作者在观察这幅画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因为他先写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这是从头那先开始描写的,后来他又看到她的颈项,这是从上往下开始写的。
师:作者观察的时候有一定的顺序,还有吗?
生:我觉得还有从远到近的描写,他先写了随着队伍慢慢走近它,从远走到近观察到这幅画。
师:你抓住了文章的细节进行交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第一句话“那幅画不大”,看一看,这是对画面的什么进行介绍?
生:整体。
师:整体进行介绍,还有从整体然后到局部进行介绍。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找清楚作者的观察方法,老师还希望大家动情的朗读这段话。
师:听着你的读是一种享受,谢谢你。同学们,我们再看看还有哪些?
生:我觉得还有这句:“那微笑,……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这一句其实不是蒙娜丽莎那幅画真的展现出来,而是作者看到那幅画所想的。
师:也就是说作者在表达的过程中还采用了什么方式?
生:想象。
师:我们就来关注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同学们,当你面对着这样的微笑,读着这段的文字,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谁来补充?
生:我想说的是作者他能观察蒙娜丽莎这么细致,说明了他对蒙娜丽莎非常地喜爱,从而表达出蒙娜丽莎非常有魅力。
生:我觉得一幅画能让人耐人寻味和难以捉摸,一幅画可以让人有很多种感觉。我觉得这种感觉不是一般的画家所能表现出来的。
师:你是想说达·芬奇具有——
生:高超的画技,而且我也觉得蒙娜丽莎这幅画非常的有魅力。
师:好同学们,如果说达·芬奇拿着自己手中的画笔揭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王克难先生则是用动情地、诗意盎然的语言、揣摩着、解读着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所蕴含的伟大表现。我们随音乐美美地读一下吧。
师:是啊,蒙娜丽莎在成为千古奇韵、难以企及的微笑是达·芬奇天才想象力的表现,读,齐。生:齐读-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师:同学们,你们再关注一下这个段落,作者仅仅写的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吗?还是课文的第6自然段,看一看,还有什么呀?
生:我看到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我读这句话的时候,就仿佛看到蒙娜丽莎那微笑,就好像她有话跟我说。
师:也就是说作者在写得时候,不光写到了自己看到的,还写到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情景和想到的情景融合起来,使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展现在我们面前。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再来把第六自然段这一整段读一读。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蒙娜丽莎的微笑怎么样,你会用什么字?
生:我觉得应该是神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重点交流了文章的第五第六自然段,这样,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语句不断表现着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魅力,我们四人小组开始交流,特别关注一下文章的第七自然段,把你个性化的理解和同桌去分享,特别是到目前为止这节课没有发言的同学,一定要争取这次机会,好,开始。生四人小组交流。
师:好,同学们,我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学了说第七自然段他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段文字写得内容,也可以说有了背景的衬托,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具有什么呀?
生:生命力。
师:好,是啊,蒙娜丽莎温婉端庄,在她的身上展现着人性美的光辉,她的美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性别,超越了地域,难怪作者会这样激动的、动情的、大声地说。
生:“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师:你们的精彩朗读让我感动。我们回到课文题目,课文题目是《蒙娜丽莎之约》,明明是作者去看画,欣赏画,为什么课文题目当中要用一个约字?
生:我觉得作者想体现出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只有和真人在一起才能用约来体现。
师:已经把她当真人看待,也可以说这幅画画得逼真形象,就像跟真人一样,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第七自然段说蒙娜丽莎非常具有生命力,作者说蒙娜丽莎之约就好像他和蒙娜丽莎是朋友,要约在一起相聚一样,看出了蒙娜丽莎的生命力。
师:也可以说作者对她是一种敬仰、一种对美的敬仰,这种美引领着作者、召唤着作者人格的提升。你还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蒙娜丽莎这幅画让我觉得她一直在看着我,让我觉得特别的温馨、非常的高兴。
师:同学们,我们说约字还有一层意思,我们开始说到了,排队的人那么多,想要见到她,需要预约,第二层意思是像真人一样,第三层意思是作者看到这幅画的那份激动,那份画面的美对他的引领,就在约定之中。是啊,画面散发着魅力,同样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散发着魅力。这样,我给大家一点时间,大家自由的、大声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感受画面的魅力和作者细腻的笔触。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言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