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名师说课稿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从结构上说,这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是本文的最大特点。一方面,课文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主要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二是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地的情感,懂得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三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感悟语言蕴涵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雄鹰、潺潺、松脂、滋养、婴儿、眷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三、教学重点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把教学难点设定为: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法上我将采用“读中生悟”、“品评交流”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优化课堂各个教学环节。

在学法上,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我运用了勾画、批注、写心得笔记等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从而对课文充满了期待,因此上课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填空这片土地是(      ),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紧接着,直接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神圣

首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并注意:“潺潺、松脂”词语的读音。 然后,默读课文,全班交流,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感情朗读,唤起学生记忆,激发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文本学习。

(三)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在此基础上,可以“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引发新一轮的探讨,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途径,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自由感悟,使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如,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可以让学生想想河水对人类的贡献,想想没有了河、没有了水,人类怎么生活。

“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这句话,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空气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到底是人类主宰着动物,还是人类与动物是休戚相关的?动物的灾难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灾难?

最后还要通过充分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体现文章主旨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强烈情感。

在这一环节,针对学生的提问,引发学生新一轮的讨论,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读、想象、练题等途径,引导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领略这片土地的神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根据文本而“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学会收集信息资料,并能合理联系文本内容表述出来;在问题引导过程中,并尝试当堂训练,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第三部分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感悟:“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来提升学生的认识。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设计意图:当学生再次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的时候,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感悟本文的历史意义后,联系生活的实际,提出号召,领悟本文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学生心田,并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髓,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简单明了的板书,彰显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

河水

空气

动物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来深入感受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人与自然不分离的关系。(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课前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从而引出“西雅图”这个城市。

2.老师: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海岸城市。原来,那里可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印第安人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齐读课题)

4.理解“神圣”,带着神圣的感觉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辽阔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形容。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形容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1.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要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3.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老师随机纠正字音。

4.师生共同学习字词。

三、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文章中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四、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

(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自由读第3自然段,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①“我们”和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②交流朗读后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它,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它。

五、投入感情,诵读“神圣”

1.引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2.各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尝试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总写:“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

分述: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植物

总结: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

2.体会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学过程

一、读“神圣”,回想画面

引读第1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第23自然段。

二、悟“神圣”,探究段落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应该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自由读文章第47自然段,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多读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①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②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地善待河水?读读第4自然段,找到相关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①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一切生命都离不开空气。)

②作者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因为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②重点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因为“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土地。)

②说说“我们”是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③“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土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

三、明确“神圣”,凝聚情感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文章第3自然段不是强调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这里又说“大地不属于人类”?(因为谁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

2.为什么说“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前面不是强调“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吗?(因为大地拥有各种有利于生命成长的物质,人类的生命因有大地才得以繁衍、成长、延续。)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朗读全文,背诵语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五、巧妙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沙滩 耕地 山脉 河流

青草 绿叶 花朵

麋鹿 骏马 雄鹰

共同家园——热爱、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