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

教材研读笔记

【重点】

自主阅读,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美丽又渺小。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若人类不断地开采利用,不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

人类不要指望在地球资源利用殆尽之后移居到其他星球。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表明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难点】

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

地球因美丽而可爱,“易破碎”是由于承受不住人类各种不加节制的开采和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毁坏。如今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气体排放有增无减,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啸、地震肆虐,人类再这样对地球毁坏下去,地球必将满目疮痍。

【自学辅导点】

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这三个方面深入感悟“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然后联系实际,谈认识,并将其内化为我们的行动。

【亮点】

地球可爱易碎,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课文背景资料

写作背景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本讨论全球化环境问题的著作,它的副标题是“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该书是英国经济学家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杜博斯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斯特朗委托,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供的背景材料。而“只有一个地球”是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目前该书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推动各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广泛的影响。

 

新课导入荟萃

方法一

1.看课件引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这样的现象?(PPT出示相应的画面:水龙头不停地流出清澈的自来水,用水人不知去向;开着电灯、电视的房间里长时间空无一人;笔记本只用了几页却被随手扔进垃圾桶……)想一想,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

2.了解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主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来学习一组跟环保有关的课文,看看第四单元课文的目录,这单元课文包括哪几篇文章?(学生回答。)

3.介绍地球。

同学们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地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吗?(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4.学习字词。

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激起学生的兴趣;读本单元课文目录,明确学习主题;介绍课外知识,加深对地球的认识,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初读时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字词,培养自学能力。

方法二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出示:地球。)你还想叫地球什么?(摇篮、水球、母亲……)

2.我们大家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和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一起,在天际遥望地球吧!(PPT:播放录像。)

3.揭示课文题目。

看了刚才的录像,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是啊!地球是如此美丽,同时又是如此渺小。据科学家观察推测,在茫茫宇宙的无数个星球中,只有地球这一个星球适合人类居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文题目。)看老师的手势再齐读课文题目,强调“只有”。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然后话题一转,突出地球的美丽和渺小,通过读课文题目,突出“只有”,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线课堂实录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知道422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世界地球日。

师:能谈谈关于世界地球日的知识吗?

生:世界地球日最初是由美国人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世界人都保护地球。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外书。

:阅读课外书是学习语文的好办法。世界地球日的提出目的是让我们自觉地保护地球,因为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

师:那么,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那些知识,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能从中了解到什么?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了课文,地球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地球是美丽的。

生: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生:地球是壮观的。

师:那么文中是怎么说的呢?谁能找到那句话。

生: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地球太可爱了,哪些地方写出了地球的可爱?

生: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的体会。

生:读了这句话,我感觉地球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常亲近。

师:说的真好,那就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这句话。

师:如果让你来赞美地球,你怎么赞美?

生:地球真是太可爱了!

生:我们的地球母亲美丽可爱。

师:地球是美丽可爱的,茫茫宇宙中,自从有了人类,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如文中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师: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读下面的课文,看又能从中体会出什么?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同茫茫宇宙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生:我体会到地球很渺小。

生:我们人类生活的范围是很小的。

师:抓住哪些重点词语体会的。

生:我从这几个数字体会到的,6300多公里5.1亿五分之一。

师:是啊,同茫茫宇宙比,我们的地球是很小的,然而,它却无私地为60多亿人口提供着一切自然资源,请大家分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看能从中读懂什么?

师: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得问题互相帮一帮。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

生:我读懂了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说它是不可再生资源。

生: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五大类,它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师:大家看,这四类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可为什么又变得不可再生了?

生: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

生: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资源,滥用化学品造成了很多灾难。

师:归纳起来就是两条原因,即——

生: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生活实际中这样的例子。

生:由于一些工厂乱排污水,清澈的小河变脏了,小鱼小虾都死了。

生:有些人乱砍乱伐,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大家请看。

师:看了画面,再回头读这段话,相信更有更深的感受。

师:当你理解到自然资源这么容易遭到破坏,此时,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生:请大家不要再破坏自然资源。

生:如果自然资源都被我们毁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生:地球被破坏了,以后就见不到这么美丽可爱的地球了。

生:请不要破坏自然资源,否则,惩罚我们的将是人类自己!

师:说的真好!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人们的随意毁坏中必将迅速减少,同学们试想,假如有一天,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都枯竭了,人类要生存,该怎么办?

生:能不能寻找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师:我们看看科学家怎么说?请自由朗读课文67自然段后回答。

生: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根据科学家的判断,目前我们没地方可以去?

师:也许随着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移居别的星球能成为现实。但目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实现。因此,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目睹了地球之后,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

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看清楚后面的标点符号再读一遍!

师:说得多好啊!孩子们,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

生:爱护我们的地球吧!

生:请大家保护生态环境!

师:课文最后一段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齐读。

师:既然我们别无去处,就应该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呢?

生:爱护地球,不排放污水。

生:绿化荒山,保护土地。

生:不乱砍滥伐,多种植树木。

师:我们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

生:不随便倒垃圾,节约用水。

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师:想得可真周到啊。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优秀宣传员,希望你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相信有了你们的努力,地球母亲明天的环境会更加美好。

师: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资料,做一份“只有一个地球”专题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