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课山雨

教材研读笔记

【重点】

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发挥新奇独特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如将“山雨”比作“无字的歌谣”,把“雨丝”比作“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韵味无穷,给人以无限遐想。

【难点】

1.梳理文章顺序,领略山雨的独特韵味。

课文按照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描绘出山雨的独特韵味。写雨来,主要表现其来得突然,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写雨中,着笔于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突出了美妙的雨声和那令人难忘的绿色;写雨后,以动衬静,突出了山林的幽静之美。

2.“绿”的魅力在于将情融于景中。

如:“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自学辅导点】

先梳理文章的顺序,然后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勾画相关语句,从不同角度交流感受与体验,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课文背景资料

相关资料

歌谣:是民间文学体裁之一,是民歌、民谣和儿歌、童谣的总称。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现则统称为歌谣。歌谣一般是为孩子编唱的,有时也会在一些风土人情的主题歌谣活动上,唱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歌谣。歌谣与歌曲的不同之处:歌谣以押韵为主,常表达了一些有趣的小事,有时也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但都是简短押韵的,很少有很长的歌谣。

 

新课导入荟萃

方法

1.评价:(投影展示优秀的生字词语)

听写,指出听写中最常见的问题或错误。

清爽  德高望重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津津乐道  精致  蕴含  奥秘  别有  深意  侠客

2.引入:上一节课我们随作者一道拜访了古桥这位老朋友,我们这节课将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拜访更多的好朋友,大家愿意吗?

 

一线课堂实录

《山雨》课堂实录

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

师: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读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你再一次读课文,这一次边读边想,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这样吧,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

师:那谁先来带老师去看看山雨刚来时的情景?

师:谁来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段。)

师:你读得很流利,谁能像她那样带老师接着去听“雨”的声音?(出示二至五自然段)

师:这么长的几个自然段,你们读得如此流利,真了不起。有没有同学觉得比他们读得更好?

师:你带着老师一起去感受山林的颜色。(多媒体出现课文六七自然段)

师:你们读得很认真,很有色彩地读这两个自然段。老师很欣赏你们认真学习的精神。哪些孩子愿意向他们学,认真地读,带老师去欣赏雨后的山林呢?愿意的一起来!(多媒体出示课文八至十自然段。)

师:叮——咚——叮——咚——好听吗?注意,课文这儿有一个破折号。孩子们都觉得“叮咚”的声音很好听,可老师觉得孩子们的朗读更好听!

师:听到如此动听的声音,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请你带着这个感受,把你喜欢的地方,再美美地读一读。自己读完以后,再到四人小组中去,交流交流,听听小伙伴们的意见。赶快开始吧!

师:哪些孩子喜欢山雨刚来时的情景?我请个孩子来读,其余的孩子认真听。把你们刚才的感受用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师:我感受到了,雨是悄悄地来了,它刚来时的声音怎样?哪个组的孩子喜欢这时候的山雨?你们接着读二三自然段。

师:沙拉拉,沙拉拉——从这儿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再读。师:沙拉拉的雨声并没有结束,它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越来越清晰起来……

师:谁想接着往后读?

师:谢谢你把这神奇的雨带到了我们这儿!谢谢你们,让我们一起来侧耳倾听吧!

师:那个组的孩子能够把优美动听的雨声变成朗读声来告诉我们?(请一组学生读)其余的孩子边听边感受。

师:在你们读的时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我现在就是一滴雨,我任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上、树叶上、绿草上弹奏着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孩子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来幻想吧!(播放音乐)

师:配乐范读(第五自然段)。

师:睁开眼睛,赶快告诉老师,你刚才都幻想了些什么呢?

生:我幻想了自己是一滴雨,像一个个小手指,在树叶上叮铃叮铃地响着,我觉得实在太好听了。

师:你的想法和老师一样,还有吗?

生:我还幻想着山雨把每一个岩石,把每一片树叶都浇湿了。

师:真是太神奇了,还有没有?

生:我还幻想着,当山雨落在每一片树叶,每一片绿草的时候,不知道他有多开心!

师:太美了!孩子们,姜老师真想走进你们的幻想中!这样吧,美美地读,带姜老师走进你们的世界。

师:这真是奇妙而令人向往的雨啊!然而,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它能改变山林的颜色!雨中的山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个组的同学喜欢?

师:你们读。这样,孩子们,咱们还是闭上眼睛,让他们以优美动听的声音带我们去看山林的颜色。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你刚才都看到了哪些颜色?

生:我看到了一个画家在画布上画上了一幅山景,上面有五颜六色的颜色,仿佛这儿的颜色在画家的调色盘里也不是那么完全。我还看见了山上的雨变成了各种颜色,有墨绿色呀等等颜色。

师:那哪一种颜色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火一般的红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这是在阳光下,那么在雨中那种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绿色。

师:绿得怎么样?

生:(齐说)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师:绿得耀眼,绿得透明,以至于让我们觉得仿佛置身于这绿色的世界!(多媒体播放音乐、画面)

师:来,你带领全班孩子走进这雨中的——绿!

师:你们的情和着这美丽的雨,把我们带入这美丽的景色当中。现在在我的脑海中,就一直浮现着一片流动的绿色。可是,不知什么时候,风停了,雨住了,雨后的山林又是什么样的呢?(多媒体展示画面,偶尔鸟叫,还有晶莹的雨滴)

师:怎么样,哪个组喜欢雨后山林的景色?你们来,其余的孩子小声跟他们描绘画面。

师:雨后的叮咚声给山林留下了余韵,而你们的朗读在姜老师的心中也留下了余韵,谢谢你们。

师:孩子们,这场山雨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悄悄地来,于是在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随着这优美动听的声音,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韵……

师:这就是那幅多姿多彩的山雨图景。如果你就是这图画中的一个孩子,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听到如此动听的声音,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做些什么?

生:假如我是山中的一个小孩子的话,此时此刻我想说山雨真是太美了,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好了……山中的小露珠发出叮咚的响声,敲出一首首优雅的小曲。

师:你融入了山雨中去了!

生:我想说,山雨实在太美了,我想把它画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师:你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生:我想把山雨的景色拍下来,留作纪念。

师:孩子们都一样的喜欢山雨,是吗?

生:是!

师: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呼唤山雨,(播放音乐)把这份浓浓的对山雨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请再一次齐读课文题目——

生:(齐,深情地)山雨!

这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想象拓展训练,既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为后面的语文实践打下基础。

师:孩子们,从你们的眼睛里,我感到你们完全陶醉在这雨中的山林里了,是吗?

生:是!

师:看来,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那总得赶快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作文当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