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23“神童”的秘诀

 第23课  《 “神童”的秘诀》

(一) 陈毅吃墨水的故事

作者:佚名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少年时代就非常爱学习。入学前,他就学会了好几百个字,会背诵一些浅显的诗文。5岁入学后,他学习更加认真,不论是背诵还是写算,都名列前茅。

  有一次,语文教员毛老师到陈毅家吃午饭,看见一个用一叠草纸订成的本子,每张纸都很厚。陈毅父亲对他说:“这是世俊(陈毅的学名)的练习本。”毛老师十分惊奇:“是练习本,怎么没见上面有一个字?”原来,陈家早已破产,家里穷困得买不起纸和笔,可陈毅每天还自己规定写50个大字、100个小字。为了给家里节省开支,陈毅就用笔蘸米汤在草纸上练字。写的时间久了,那叠草纸就被米汤浆成了一张张坚硬的纸块。毛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他抚摸着陈毅的头说:“孩子,好好练吧!”陈毅非常爱读书,常常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看上几页,如果发现了一本好书,他简直是如获至宝,读起来常常是废寝忘食。

  还有一次,陈毅到一个亲戚家过端午节,进门后,看见桌子上有一本自己找了很久都没找到的书,于是,他忘了走几十里路的疲劳,立即躲到一个空房里专心致志地读起来。他一边看,一边用笔摘录重要章节,到了吃饭的时候,亲戚几次来请他,他都舍不得把书放下。亲戚见他这样用功就不忍再打扰他了,就把糖和粽子给他端去。陈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书本和摘录上,粽子本来是蘸糖吃的,可他竟把粽子伸到书桌上的墨砚里蘸着墨汁往嘴里送,一连吃了两个粽子,竟然没有品出异味来。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来面条,见他满嘴是墨,便召来家人看,大家见了都忍不住大笑起来。陈毅起初还不知众人在笑什么,他用手抹了一下嘴巴,见手上沾了很多墨汁,才知道自己误吃了墨汁,他诙谐地对大家说:“吃了墨没关系,我正觉得我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呢!”

 

(二)陈毅探母的故事

作者:佚名

 

  1962年,陈毅任中国外交部长。一次,他率团从国外访问回来,路过家乡,决定抽出时间去探望病重的母亲。

  陈毅的母亲年高病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见到儿子来探望她,非常高兴,正要和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湿的裤子还放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底下。

  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也非常激动,他连忙走上前去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

  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

  母亲看着瞒不过去,只好说出了真情。

  陈毅听了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由我去洗吧!”

    母亲硬拦住,不肯让他洗,并说:“你是国家干部,做大事的,又打老远回来,快歇歇吧!和妈妈聊聊。”

  这时,陈毅的妻子张茜也抢着要去洗。陈毅急忙说:“我小的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条尿裤子。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裤子,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呀!”

    陈毅说完,就从妻子的手里接过尿湿了的裤子和其他一些脏衣服,放在洗衣盆里,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和母亲叙谈起来。最后,陈毅元帅把母亲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母亲看着他的背影,眼睛湿润了。

 

 

(三)奋斗

黄皓

 

  没有狂暴的风沙,就没有壮观的沙漠;没有汹涌的波浪,就没有宏伟的大海;没有努力地奋斗,就没有绚丽的人生。 

  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彩虹,在我们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不经历奋斗怎能尝到快乐,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而应该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努力地奋斗。 

  别被困难所迷惑,别被困难所击倒,别对自己丧失信心;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打不破的困难,没有经历不了的事,只要你努力去做了,努力奋斗了,就一定是最棒的! 

  雏鹰在悬崖中学会翱翔;仙人掌在沙漠中努力生存,我们难道就不能在逆境中奋斗吗?居里夫人提炼镭,莱特兄弟制造飞机,他们的成功都是白来的吗?当然不是,他们的成功来自千百次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古往今来,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哪个没有经过困境呢?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凡事欲想成功,必须付出代价——奋斗,奋斗并不困难,但如果你连奋斗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你只能被困难所击倒。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足迹。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风雨之后,便是彩虹;付出之后,便是收获;奋斗之后,便是绚丽的人生!现在就行动起来吧,不要再犹豫,别到了白发鬓鬓时,才垂头低叹,低叹这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