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30“年”的来历

 第30课   《“年”的来历》

 

扶老携幼|精神矍铄|耀武扬威|安然无恙|七嘴八舌

扶老携幼

1.解释:扶老携幼中“携”意思:拉着手。扶老携幼意思是:扶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所有人都出动了,也形容场面很大,人很多。

2.语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3.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4.典故:

    春秋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食客,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叫做冯谖(音:宣)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

    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母亲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

    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就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而孟尝君却不知是为其好,并怪罪冯谖。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国君解除了相国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时候,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人们带着老人,甚至连孩子也抱了出来,出城百里相迎。孟尝君笑道:“先生给我买的‘义’,我今天看到了!”

    “扶老携幼”一成语便出于此。

精神矍铄

1.解释:矍:惊视的样子。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强健。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2.出处:

(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2)宋代诗人苏轼的《入峡诗》中“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3.近义词:精神抖擞 容光焕发 精神饱满 精神焕发

耀武扬威

1.解释: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2.出自: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3.示例:共涛、吞珪船到岛边,~,统兵上岸。童威、童猛谨守寨栅,不与交战。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5.用法:多含贬义;用于坏人。有时可跟“作威作福”或“张牙舞爪”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6.近义词:眉飞色舞 无法无天 张牙舞爪 得意忘形 飞扬跋扈 不可一世 高视阔步 横行霸道 趾高气扬 作威作福

7.反义词:垂头丧气 弃甲曳兵

安然无恙

1.解释: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2.出自:《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3.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指经历危险的事故没有受到伤。

4.近义词:安然无事 平安无事

5.反义词:九死一生

6.例句:新修的堤坝安然无恙,经受住了洪峰的考验。

7.典故: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七嘴八舌

1.解释:形容人多口杂。

2.出自: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3.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人

4.近义词:议论纷纷 七言八语 人多口杂 众说纷纭

5.反义词:沉默寡言 众口一词

综合拓展

1.关于春节的古诗: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6)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来鹄《除夜》

(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 皇甫冉《春思》

(9)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0)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 孔尚任《甲午元旦》

2.作品推荐——《带着乡愁回家过年》

  导读: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古城西宁过年的氛围渐渐浓厚起来。此时此刻,回家过年,成为我年复一年的一种期盼。凝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翻阅着办公桌上的台历,恨不得将日子一下子掀到大年三十,便可打包起一年的辛劳,收拾起一年的思绪。丢开没完没了的工作,与妻儿一起怀抱赤诚孝心,奔向梦牵魂绕的土乡小村,奔向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奔向慈母温暖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