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26父亲、树林和鸟

 第26课   《父亲、树林和鸟》

 

黎明|茫然|凝神静气|兀立|热腾腾

黎明

1.天将明未明的时候。《史记·高祖本纪》:“黎明,围宛城三匝。” 司马贞 索隐:“黎,犹比也,谓比至天明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日坐堂皇阅卷,自黎明起,至四鼓无倦容。” 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黎明者,天刚亮也。”

2.喻指光明或胜利。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黎明来临,预兆早见。” 韩北屏 《非洲夜会·举杯痛饮》:“那种无畏的向往革命的热情,具有黎明前的特色。”

3.近义词:凌晨 平旦 平明 拂晓 早晨 清晨 破晓

4.反义词:傍晚 入夜 薄暮 黄昏

茫然

1.亦作“ 芒然 ”。广阔无边的样子。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三:“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 唐 雍陶 《送宜春裴明府之任》诗:“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模糊不清的样子;无所知的样子。《庄子·盗跖》:“目芒然无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初读《庄子》‘螝二首……’茫然不识此字何音。”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明 宗伦 《旅怀》诗:“ 东吴隔千里,归计尚茫然。” 杨朔 《印度情思》:“他不是茫然前进,他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

3.犹惘然。失意的样子。《庄子·说剑》:“﹝ 赵文王 ﹞芒然自失。”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明 李贽 《与梅衡湘书》:“ 丘长孺 书来,云翁有老态,令人茫然。”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他若有所失的懒散的坐在河岸的石上,双眼茫然的望着远处。”

4.急遽貌。茫,通“ 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 刘 茫然改容,呐呐歛手而退。”

凝神静气

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 意思是要 放松肢体,使气息顺畅,缓缓达到凝聚精神的地步。追求思想的空灵境界。常见道家养生典籍,以及各种小说。

兀立

1.解释:

(1)矗立;直立。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 徐迟 《三峡记》:“峡谷中的航标灯大都兀立在崖岸边置于三角架上。”

(2)直楞楞地站着。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 立身 本农家子,有膂力,且善走。年二十许时,往往兀立田间,若有所思。”

2.出处: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徐迟《三峡记》:“峡谷中的航标灯大都兀立在崖岸边置于三角架上。”

3.近义词:耸立 矗立

4.反义词:坍塌 倒伏

热腾腾

1.解释:热气蒸发的样子,很热的样子。

(1)热气蒸发貌。①《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果然拿热腾腾的狗肉来,与公子一同狼餐虎嚥,喫得尽兴。”②《红楼梦》第六二回:“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瓢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③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八回:“炕沿上放着热腾腾的四碗汤。”

(2)形容场面热闹嘈杂。《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混了几日,闹烘烘热腾腾的早把父亲信息的事撇在脑后了。”

(3)形容心情激动。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又添人口又添财,富农心中热腾腾,乐滋滋,说不出的舒畅。”

2.近义词:热乎乎

3.反义词:凉丝丝 冷冰冰

综合拓展

1.牛汉经典语录:

(1)几十年以后,我才知道伤疤也是一种生命。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

(2)再丑的东西,孩子都能把它画美了;再美好的东西,大人也许把它画丑了。

(3)找不到兰花不是因为兰花不存在,而是因为辨别不清兰草和野草。

(4)鹰有时比鸡飞得低,但鸡永远也飞不到鹰那么高。

(5)所有的伤疤下面都有深深的根啊。

(6)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作品推荐——《华南虎》

    牛汉写的《华南虎》一诗写于1973年6月,展示的是“十年动乱”的特定时空。这是一个囚禁生命、戕害牲灵的年代。诗人以一颗敏感的心,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悲怆和苦难,同时也感受到了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不屈的灵魂和挣脱禁锢、向往自由的顽强斗争精神。在诗作中,诗人把这苦难和血性赋予了一个有生命的肌体——被囚禁的华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