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茴香|鹫鹰
【阿波罗】
1.简介:
这是古希腊时期的阿波罗像。这座阿波罗像偏阴柔,有刚柔并济型的美。现存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2.相关故事:
《阿波罗与月桂女神》
传说,达芙妮(月桂女神)是位非常貌美的女神,当年曾与宙斯的大儿子阿波罗互相爱慕。终于,有一天阿波罗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对月桂女神的爱恋,对她展开的追求。可是因为阿波罗自己是太阳神,身体聚集了大量的热能,使得月桂难以忍受,一旦靠近就有灼伤皮肤的危险。所以每次阿波罗追月桂,她就会躲。就这样,一追一躲,可这样毕竟不是办法,终于月桂无法忍受了,她大喊救命。她的父亲因不忍女儿遭受如此痛苦,就将大地劈裂了一条大缝。月桂纵身一跳,化成了一棵大树从裂缝中长出。自此,这棵树就叫做月桂树。而阿波罗并不知道缘由,认为月桂宁可变成大树也不愿和他在一起。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自己太热了才使得月桂化作一棵大树。阿波罗发誓要永远为月桂留下一片遮蔽。那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太阳黑子,在太阳神心中留下的永远的遮蔽,他为月桂留下的遮蔽。
这座大理石雕像是《阿波罗和达芙妮》,作者为乔凡尼·洛伦茨·贝尼尼,作品创作于1622--1624年,现收藏于意大利罗马的博格斯美术馆。
《大战巨蟒皮同》
年轻的阿波罗手持竖琴,肩挎银弓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跑,金箭在箭袋里叮当作响。他奔向巨蟒皮同居住的洞穴,找皮同为母亲勒托报仇。因为勒托被皮同追赶,受了许多痛苦。
阿波罗很快找到了皮同居住的洞穴。那里到处是悬崖,洞口朝天,洞里一片漆黑,洞底水流湍急,水的上空翻腾着一团团雾气。可怕的皮同从洞穴中爬出来,长满鳞片的巨大躯体在岩石间盘了一圈又一圈。它的体重把岩石和高山都压得发抖。皮同毁灭了它周围的一切。神女和所有的生物都因为怕它而逃跑了。皮同张开了血盆大嘴,准备把阿波罗吞掉。阿波罗银弓上的弦发出了嗡嗡的响声,他百发百中的金箭雨点般地射向皮同。皮同断了气,躺在地上。阿波罗高唱胜利战歌,埋葬了皮同,在那里建立了德尔斐神庙和神士所,向人们预言宙斯的意志。
3.音乐
《阿波罗》RubberBand(音频)
【茴香】
1.简介:
2.食用宜忌:
3.茴香冲泡方式:
(1) 叶:以开水冲泡即可。
【鹫鹰】
1.解释:
鹫鹰是一种鸟类科目,称为鹫鹰科。本科鸟类出现较平常的,分别有大冠鹫、林雕、凤头苍鹰、松雀鹰及过境的赤腹鹰、灰面鹫等。
种类:
(1)林雕:又叫树鹰,是中型猛禽,体长68~76厘米,体重1125克左右。通体为黑褐色,蜡膜黄色,趾黄色,爪黑色,尾羽较长而窄,呈方形。
(2)凤头苍鹰:为中型猛禽,后头有羽冠。成鸟头部至颈为鼠灰色;背部褐色;尾上覆羽末端白色;尾淡褐色,具有4条暗褐色横斑。
(3)松雀鹰:中等体型的深色鹰。成年雄鸟上体深灰色,尾有粗横斑,下体白,两胁棕色且具褐色横斑,喉白而具黑色喉中线,有黑色纹。
(4)赤腹鹰:中等体型的鹰类。下体色甚浅。成鸟的上体淡蓝灰,背部羽尖略白,外侧尾羽具不明显黑色横斑;下体白,胸及两胁略沾粉色。
(林雕) (凤头苍鹰)
(松雀鹰) (赤腹鹰)
综合拓展:
【描写英雄人物的诗】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普罗米修斯》
拜伦
(一)
巨人!在你不朽的眼睛看来
是种种可悲的实情,
并不该为诸神蔑视、不睬;
但你的悲悯得到什么报酬?
是默默的痛楚,凝聚心头;
是面对着岩石,饿鹰和枷锁,
是骄傲的人才感到的痛苦;
还有他不愿透露的心酸,
它只能在孤寂时吐露,
而就在吐露时,也得提防万一
天上有谁听见,更不能叹息,
除非它没有回音答复。
(二)
巨人呵!你被注定了要辗转
在痛苦和你的意志之间,
不能致死,却要历尽磨难;
而那木然无情的上天,
那“命运”的耳聋的王座,
那至高的“憎恨”的原则
(它为了游戏创造出一切,
然后又把造物一一毁灭),
甚至不给你死的幸福;
“永恒”——这最不幸的天赋
是你的:而你却善于忍受
司雷的大神逼出了你什么?
除了你给他的一句诅咒:
你要报复被系身的折磨。
你能够推知未来的命运,
但却不肯说出求得和解;
你的沉默成了他的判决,
他的灵魂正枉然地悔恨:
呵,他怎能掩饰那邪恶的惊悸,
他手中的电闪一直在颤栗。
(三)
你神圣的罪恶是怀有仁心,
你要以你的教训
减轻人间的不幸,
并且振奋起人自立的精神;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但你那抗拒强暴的毅力,
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
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
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
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
你是一个标记,一个征象,
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
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
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人也能够一半儿预见
他自己的阴惨的归宿;
他那不幸,他的不肯屈服,
和他那生存的孤立无援:
但这一切反而使他振奋,
逆境会唤起顽抗的精神
使他与灾难力敌相持,
坚定的意志,深刻的认识;
即使在痛苦中,他能看到
其中也有它凝聚的酬报;
他骄傲他敢于反抗到底,
呵,他会把死亡变为胜利了。
(一八一六年七月,戴奥达蒂)
【原始人类的进步】
大约在两三百万年内的地球史上,出现了直立猿人。由于强大的冰川作用,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迹。冰川的进退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地面上突然冰期来临,靠采取果实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处觅食,常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剥兽皮,以做衣服;寻觅洞穴,找栖息之地;钻木取火,可煮食也可驱逐野兽。人类经过数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见进步。远古人类的文化遗物,主要是一些自制的工具,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时期的原始人类没有生产经验,所以石制工具简单而粗陋。
【好书推荐】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它所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并且这些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伊索寓言》的魅力所在。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广泛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叙述一个故事的语言简洁客观,并且最后以一句话来揭示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寓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成就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