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苏轼名言∣婵娟∣形影不离
【苏轼名言】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婵娟】
1.解释:婵 :婵(婵) chán 〔婵娟〕a.如“竹婵婵,笼晓烟”;b.指美女,如“一带妆楼临水盖,家
娟 : 娟 juān 秀丽,美好:娟丽。娟秀。娟娟(秀美的样子)。娟媚。婵娟。 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2.相关诗词:
咏槿【唐】李白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书灵筵手巾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塞下曲
【唐】高适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3.月亮的形态演变: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月”。
上弦月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残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形影不离】
1.释义: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像自己的影子一样紧紧地跟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像自己的影子一样紧紧地跟着,经常在一起。形:身体。影:身体的影子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近义词: 如影随形、难舍难分、寸步不离反义词: 天各一方、水火不容例句: 他们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相近成语:1.比目连枝bǐ mù lián zhī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2.双栖双宿shuāng qī shuāng sù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3.影形不离yǐng xíng bù lí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形容形影不离,不论在天在地都不能分开。
综合拓展:
【关于离别的诗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好书推荐】
《苏东坡传》
1.作品梗概:苏东坡传》讲述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2.推荐理由:苏东坡虽文章名闻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同时,也把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