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拓展:
(一)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济南的冬天
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等雪
唐敏
这是我在上海,遇到一场大雪后听说的事,上海是一座远离大自然的城市,是一座人满为患、疲乏和苍老的大城市,但我却听到了这个最富有自然气息的传说——等雪。当然,说"雪在等雪"的人说得极为简单.江南大城市里的雪是留不长久的,像无数匆匆路过上海的外地人,雪过上一夜,至多两夜便离去了。去年的雪下来了三天,屋顶上还停满了雪,于是说话的上海人望望窗外的雪,说:“呵,雪在等雪呢。”这种说法像清澈的冷风吹过我的心头,清凉得异常醒目.于是我问:“雪怎么会等雪呢?”好几个人回答我:“呐——是这样的,它也要找个伴呢,等下一场雪来了一同去。”
我想不到上海藏着关于雪的这样好的传说。雪不是为人类预兆丰年的,也不是人类粮食——庄稼的被子,更不是天上落下来的面粉或糯米粉.雪就是雪,雪等的盼的是雪,与人类无关,雪的思维就是如此简单,如同它简单的传说。这传说如此精确地表达了雪的心情,因为江南的雪是短暂的,再也没有比江南的雪要等雪伴更困难的事了,所以江南的雪的爱情故事,才会埋藏在毫无自然气息的大城市上海之中。
雪对我是亲切的.在我小时候,遇到过一场南方罕见的大雪.下雪的那夜,我独自一个人睡在家里的房间里。早上醒来时,屋外一片灿烂的晴光,我以为太阳出来了。仔细一看,天还早,是强烈的雪光唤醒了我。从半开半闭的窗边,飘进来无声的小雪花,它们停在我的被子上,停在房间的地板上,停在我乌黑的头发上,除了我的脸上,雪停不住,化成湿湿的潮气.一层绒毛般轻盈的,极薄的雪盖住了我。小雪花一落到我脸上,就像被烫了一下,它尖尖的角便刺我一下,想跳开去,但已经融化了。我清楚地看着它们六角形的花样,在瞬间消逝.我还用眼角斜斜地看着自己头发上的那层发着蓝色光芒的薄雪,我不敢动一动,怕破坏了雪对我的抚爱和打扮.当我最终不得不起身时,长头发披落下来,我的脸和脖颈第一次感到了头发是这样的冷,冷得彻骨的清凉.雪装一下子全消失了。在我的身上化成热的雾气。
不过,那时候我还根本不懂雪会等雪的传说,我只是奇怪雪是最冷的东西,却表现出最火热的情绪。当时我明白的只是一件事:明白了为什么关汉卿在写故事的时候,会把热血和天上的雪联系在一起.童年看戏的时候,最想不通的就是热血化雪的联想是如何得到的。原来,雪真的是热的。
不过,我常叹息雪的热情太短暂,带来的却是长时间的寒冷.由于寒冷过于强大,以至人们彻底忘记了雪的热情,一谈起雪,都说冷.现在听到了等雪的传说,我沉默良久,世界上能让肉体感觉到的热,都是会消逝的.不消逝的热是不能用人的手来感觉的。不消逝的是等,是盼.江南是温湿之地,雪像梦一样容易消逝,就是这样,雪在短暂的生命中还不放弃等待和盼望,雪真是世界上最热情的造物.。
于是我热切地盼望眼前的这场雪真能等到下一场雪。每天我都注视着屋顶上日渐消瘦的雪,每天都没有再下雪,雪病了,发黄、发黑,像枯萎下去的植物.它的伴还没来。雪渐渐地少下去,小下去,像一位乘船远去的朋友.到最后在最冷的朝北的瓦檐缝里,雪消失了,但是雪的伴还是没有来。这情景好像看着一个活人渐渐地死去,好像合上一本书,雪等雪的经历就这样变成传说,留在人们的口中.
的确,并非所有的盼望都能如愿,但这场雪坚持了这么久才消融殆尽,它把等和盼留在上海的每个屋顶,就像他最初降临的样子。在整个冬季里,这份等待和盼望的热情都不会走.。
记得在大雪化尽的前夜,夜半我惊醒过来,因为我听到了暴雨一样的声音,这强烈、急骤的雨声只有炎热的夏季才会有,而且玻璃窗上真实无妄地溅满了夏季暴雨那样饱满的雨珠.我渐渐明白过来,这是在化雪.雪如此要强,就是融化也在夜晚无人时。雪没有等到雪,它是难过的,当它不得不孤单地离去时,它痛哭了,它最后的眼泪还是那样滚烫,像夏天的暴雨。
(四)阳关雪
余秋雨
综合拓展:
【关于雪的一些名诗名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