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谁说没有规则

 

类文拓展:

(一)规则的美丽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往南端的菲律普岛赶。菲律普岛是澳洲著名的企鹅岛,我们去那儿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从车子上的收音机里,我们知道,这个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司机和导游是中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显得忧心忡忡。因为根据估计,在我们到达企鹅岛之前约一个小时,这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就要结束。根据我们的经验,到时候,观众散场,会有成千上万辆的汽车往墨 尔本方向开。因为这条路只有两车道,我们都担心会塞车,而真正可以看到企鹅归巢的时间只不过短短半小时,如果因塞车而耽误了时间,我们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了。  
      司机加快了车速,虽然时值傍晚,夕阳如血,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宽阔的海天之间,云彩无比迷 人,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欣赏或下车拍照。只是担心着一个问题:会不会塞车?会不会因此与美丽的企鹅失之交臂?  
      担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离企鹅岛还有60多公里时,对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流。其中有汽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那可是一些特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啊!他们戴着钢盔,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此时此际,目力所及,从北往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可是由南向北的却何止千辆!我们都紧张地盯着所有从对面来的车辆。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  
      我们终于开始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  
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毫无任何约束力的白线。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可是我却渐渐地受到了一种感动,我多么希望同样的场景尽早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夜幕降临了,所有的车都打开了车灯,看着那来自对面一侧的流动的灯光,我感觉到了一种无言的美。我必须说,那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观之一,它给我留下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我们如愿看到的场景——暮色之中,可爱的、憨态可掬的小企鹅从海浪里浮现出来,然后摇摇摆摆地踏上沙滩,一路追逐着回到沙丘巢穴——还要深刻。因为,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看到了规则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二)信任


      昨天,我从宾夕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前往本州80里外的莱韦斯堡。天色已晚,我急着赶路,不料有好几次我开的车被迫跟在缓缓行驶的大卡车后面。我紧握着方向盘,焦急不安。
      车子总算驶在了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当我即将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我急忙把车刹住。我四下看了看,路上没有一辆车,至少一里之内没有第二个人,而我却坐着,等着红灯变成绿灯。我开始对自己为什么没有闯红灯而感到懊悔。我当时并不担心被拘留,因为那儿根本就没有警察,我的车开过去一点事也不会有。
      当晚我来到了莱韦斯堡。晚上12点钟上床睡觉时,这个问题又一次在我脑子里出现。我想我之所以停住了车,不仅因为这是我们大家彼此遵守的条约,而且也是我们大家彼此遵守的合约:我们大家都彼此信任,决不闯红灯。
      我们一直彼此信任做正确的事,听来很让人惊奇,是不是?我们确实这样做了。信任是我们的首要愿望。我们不能无缘无故地不信任别人,疑虑满腹或相互猜疑,这种态度不是我们天生具有的。
      彼此信任真可谓一桩好事,因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结构取决于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如果我们言而无信,就是违背了常规。我们做事也常有不认真或不可靠的时候,这些都被视为背信弃义的行为。假如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辜负了我们的信任之心,就会遭到唾弃,失去信誉。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并且把人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与他们在生活中的成功大小相比较,真是件趣事。从长远的意义上说,老实人,涉世不深的人,那些认为别人都像自己一样诚实的人,比疑心重重的人的生活更加美满,更加充实。即使他们偶尔受了骗,也同样比那些谁也不信的人幸福。
       我为自己在红灯路口停车而感到骄傲。为了让大家都知道从哈里斯堡到莱韦斯堡的路上我的表现多么出色,我非得一吐为快不可。


(三)让规则看守世界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学校上下得知这场重大事故,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与哈佛人相似,德国人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类之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曾对美国邮局前的排队作过观察。他发现排在队伍前面的顾客,一般距离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至少一米远:一方面避免彼此靠得太近不舒服,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空间,免遭嫌疑。如果服务窗口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一个队,前面的人依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接受服务。没有一个人会打破这种默守的规则。小中窥大,茅于轼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在美国生活的一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为什么美国如此富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对比之下,中国的银行服务窗口前,都画有鲜明的警示线,而有些漠视“请在线外等候”字样的人们,仍然选择无序紧张的拥挤,同样也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当我把上面的事例说给周围人听时,我得到不同的意见版本:哈佛人是做作的,书交上来了,人家改过了,还计较什么;德国人是刻板的,能够趁机过马路为什么不过,浪费时间;美国人是固执的,来得早不如站得巧,能够早点把事办完为什么不挤。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缠住……
       到底是怎样的生活才更惬意?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不是一种真的自由?
德国人的名言是: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自由必须有所约束,不然人的某种自由可能就要以别的另种自由为代价。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在这个天堂里,规则首先是科学合理的,其次要有对规则的集体信任。或许有些人会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而且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
       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人向往的天堂。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规则时刻放于心中,心甘情愿接受约束,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必将受到规则的惩罚,甚至付出全部自由的代价。在好规则面前,懂得捍卫和赞美,才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体现。
      心中有正义善良的规则,犹如灵魂有了信仰,人的生活才会享受更多的明媚阳光。

综合拓展:
世界上一些有趣的规则:
      有趣的交通规则:在加拿大驾车每到一个十字路口,不管有没有行人,都要先停车等一下;车辆让行人,不管开车走到哪儿,看到行人过马路必须停车,让行人先过;在加拿大,不但行驶的车辆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也要遵守相应的交规,千万不能乱穿马路。加拿大的街头路口,都不设值勤的交通警察,信号灯均由电脑自动控制,但巡逻的警车较多。行人在加拿大街道上行走时,务必要注意交通信号灯而且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警察发现在街上乱穿马路者,会毫不客气地给予罚款处置。交通信号灯上都有指示行人交通的标志,行人形的绿灯亮时,可以横穿马路;摆手形的红灯(有时也会出现绿灯)亮时,不能横穿马路。行人则只有在绿色交通灯亮时,才能穿过马路;红灯亮时不能过;黄灯是短暂的过渡性信号,那是在向驾车者和行人预示红灯就要亮了;绿灯出现闪亮是给汽车放行的信号,行人也不能穿过马路。在一些十字路口处,设有一按扭装置,如行人有急事,想尽量快过马路,可以手按此按妞,这样指示行人交通的信号灯就会打破按步就班的程序,提前出现行人形的绿灯。有的街道比较长,人行横道相距较远,为了方便行人,在某些地段设有带"X"标志的黄灯信号,行人若要在此横穿马路,只要按一下路边柱子上的按扭,黄灯便开始闪亮,还同时发出类似鸟语的叫声(可能是为了照顾视力不好者)。遇到此种信号,所有的汽车会骤然停车礼让行人,犹如火车行驶过程中的"临时停车"一样。带"X"字的黄灯闪亮时,行人可以横穿马路。在公共停车场内把最好的车位让留给残疾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道路旁边和公共场所等都要亮着灯!更有趣的是白天开车必须打开车灯!
       购物的规则:加拿大的公民非常讲诚信,人人守信用是他们的特点,所购物品不超过十五天可以退货并无需任何理由,但所缴的税不能再退还。购物还可以在自动收款机上自己动手称重量并结算。因为他们相信每个公民都是诚实的。周一至周五的开放时间不同,周一至周三,商场的开放时间是上午九点半开门,下午八点半关门,周五上午十点开门,到晚上八点关门,周日是十二点开门,到晚上五点关门。这里和中国大不相同的是,周六、周日没有人出门,道路上不见人影,商场里人也很少。在一个很大的购物商场内,只有几位服务员在工作,这里的一切服务都是顾客自己动手操作,即节省人力物力,又方便了人们的购物。除购物以外的其他消费都要缴税,例:购买东西要加税,去饭店吃饭要加税,停车要加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