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飞向月球

类文拓展:


(一)月球之谜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带回来化验,还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可是,月球上仍有许多谜,至今还未解开。
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科学家们用来发射飞船的三级运载火箭,有110米高,起飞时的重量是3200吨。这样重的东西,飞向那么遥远的地方,多不简单啊!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一下,结果更使人感到月球还有许多的谜。
       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第四种尘土是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
  再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二)月亮的自述
韦菁


     明朗的晚上,我悄悄撩开夜幕,悬在蓝色天空上,把银辉洒向大地我冰清玉洁的身影,给以美的享受,无限的情思。人们给我理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如“素月”“婵娟”……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亲切地叫我月亮姐姐。
    我一直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首次乘着字目飞船来拜访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奇。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到处是琼枝玉楼。可是事实上,我仅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乏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太空舞。因为我的引力只相当于地球的1/6,即使是最糟糕的跳高运动员,也只需轻轻一跃,便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最好成绩。
    你们看见的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的所有卫星里,我是老五只因为我离你们38万多千米,看上去才会显得那么小。
    以前还有人说,“天狗吃月”是灾祸降临的预兆,其实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说法。要知道,你们看见的月光,其实是我反射的太阳光。有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公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照射到我的身上。不见了我的影子,好像被吞食了,这种现象叫月食,也就是所谓的“天狗吃月”。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叫月偏食。还有,地球上的人终身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见不到我的反面,为什么?这是因为我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即我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以来,人类已经六次实现了载人宇宙飞船登月。听说现在民的打算,我听了真高兴,因为我终日在茫茫的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
    以十二分的热诚盼望你们来做客,来定居。


(三)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许龙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其实,它们已搭乘过先前发射的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算得上是航天旅行的老乘客了。那么,航天飞行为什么要带上这些植物种子呢?它们也能向我们描述美妙的太空之旅吗?
  植物的种子是不会讲话的,但是我们有办法了解它们在航天旅行中的经历。科学家们让这些从太空归来的种子生根发芽,再和没有上过太空的同类植物相比较,常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差异。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科学家们从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从而推进农林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太空水稻”“太空番茄”“太空黄瓜”“太空辣椒”等新品种。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这些优点从何而来呢?从太空中来。
  在浩瀚的太空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改变,如,果实变大,抗病性增强,而有一些变化则相反。科学家对经太空遨游的植物种子进行选育,不断地选育优良的变异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变异植株,并将优良的变异植株经过四代以上培育,使其性状稳定,最终培育成新的太空品种。
  现在,太空蔬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例如,太空黄瓜里铁和维生素C的含量都大大提高;太空葫芦可以长到一米长;太空辣椒不仅个大味美,还结出了漂亮的黄色甜椒和红色甜椒。另外,因为太空蔬菜抗病力强,所以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它们是有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科学家发现,用太空种子培育的菜葫芦有的变苦了。这是因为里面苦瓜素的含量提高了。于是就有专家打算从太空菜葫芦里提取苦瓜素,研制治疗糖尿病的良药。还有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培育更美更新奇的太空花卉,美化我们的生活。此外,人们还希望通过太空育种,获得耐旱、耐盐碱的新草种、新树种,用来更好地绿化祖国,保持水土。
  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视频:《嫦娥奔月》

综合拓展:
【宇航员的生活趣事】

吃饭

  
     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进食不大方便,吃饭的动作要缓慢而仔细,稍不留神,食物就会飘飞起来,还得用手或勺子把它们“捕捉”回来。科学家认为,零重力可能导致脑充血进而影响味觉,故此宇航员吃饭跟我们患感冒后吃东西没味道的情形相似,所以宇宙飞船的厨房里总会备有各种香辣刺激的食品供宇航员选用。在失重环境里,宇航员只能用吸管喝饮料,因为即使把杯子倒转,饮料也不会流进嘴里的!

睡觉
 

     宇航员在太空中睡的都是“胡涂觉”。其表现一是黑白不分,二是睡姿奇特。黑白不分,是说宇航员在天上绕地球航行,而太空里的日出日落由航天飞机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定,故此,24小时内日出日落会多次交替出现,宇航员只好机械地按钟点而安排工作和睡觉。睡姿奇特,是说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中分不清上下左右,找不到“躺”的感觉,所以宇宙飞船上没有床,而宇航员可以在太空舱的任何地方、以任何姿势睡觉。在失重环境里睡觉,最奇怪的现象之一就是人睡着了,两臂却会自己摆动。因此,多数宇航员睡觉时都会钻进布袋,拉上拉链,将自己固定在舱壁上,这样既能保暖,睡着时又不会飘走。

梳洗

      我们看似简单的洗脸、刷牙、刮胡子、理发以及洗澡,到了太空就成了麻烦事。在失重的情况下,水不会流动,所以宇航员刷牙时,虽然能够像在家里一样也用牙刷、牙膏,但是由于没有去水的渠道和水槽,只能把泡沫吐在卫生纸上。宇航员用普通剃刀剃完胡子后,都只能用纸巾把水和泡沫擦净。在太空洗澡更令人伤脑筋,美国科学家改良了太空浴室,将宇宙飞船的浴室变作一个浴罩,罩内被施以0.8个大气压,浴罩下部装有抽风机,宇航员洗澡时打开淋浴龙头和抽风机,上面洒水,下面抽水,这样便有身处地球一样的沐浴效果。不过,由于太空舱里的储水有限,洗澡又需要很多水,所以宇航员平时只能用浸透浴液的海绵擦擦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