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鲈鱼|蠕虫|翻车鱼|船坞
 
 
 
【蠕虫】
       藉由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主要是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纽形动物、棘头动物和袋形动物的俗称。体长呈管状,圆柱形、扁平或叶片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淡水和陆地,部分寄生性,部分自由生活。它们作为土壤调节者(如环节动物、袋形动物),人和家畜的寄生虫(如扁虫、线虫),以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一环,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也是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一种,因其传播形式类似蠕虫一般,无孔不入。因此而得名。
 

【鲈鱼】

 
 
       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外形特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体被小 栉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7至9枚,背鳍、臀鳍鳍条及尾鳍边缘为灰黑色。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翻车鱼】
 
【生活习性】
      翻车鱼属大洋中、表层鱼类,随黑潮洄游靠岸,肉食性,以水母、浮游动物为主,也吃甲壳动物、海蛰、和海藻,翻车鱼游泳速度较缓慢,当天气较好时,它会把背鳍露出水面作风帆随水漂流,晒太阳以提高体温;天气变坏时,就会侧扁身子平浮于水面,以背鳍和臀鳍划水并控制方向,还可用背鳍在海中翻筋斗而潜入海底。翻车鱼性情温顺,它生活在热带海洋中,身体周围常常附着许多发光动物,它一游动,身上的发光动物便会发出亮光,远看就像一轮明月,故又有“月亮鱼”之美名。翻车鱼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很适宜潜水,它常常潜到深海捕捉深海鱼虾为食。在海洋中表层生活的它们,竟可以下潜到600米以下的深海,有时一天多达二十次。
      翻车鱼翻车鱼主要是靠背鳍及臀鳍摆动来前进,所以游泳技术不佳且速度缓慢,很容易被定置渔网捕获。它生活在热带海洋中,身体周围常常附著许多发光动物。
     有几项医学实验表明,翻车鱼能分泌一种奇特的物质来改善四周的环境,可以用来治疗周围鱼类的伤病,科学家也没发现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但无可厚非,翻车鱼的的确确可以算的上是鱼里面的大夫。
【外形特征】
       翻车鱼,外观呈椭圆扁平状,身型偏短而两侧肥厚,头小、嘴小,尾鳍也退化无尾柄,很短;没有腹鳍,但背鳍与臀鳍发达,且相对较高;体侧呈灰褐色、腹侧则呈银灰色,翻车鱼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样,因此其普通名称也叫头鱼。另外翻车鱼有其保护眼睛的肌肉,有着像眼脸般闭合眼睛的保护作用。在翻车鱼的家族中,各成员的体形并不完全相同。有一种翻车鱼的尾巴又长又尖,看上去像是拖着一根长矛,所以人们叫它“矛尾翻车鱼”;还有一种翻车鱼身体修长,大家叫它“长翻车鱼”。
       翻车鱼主要以水母为食,用微小的嘴巴把食物铲起。它们常常在水面晒太阳,尽管其形状笨拙,但有时也会跃出水面。翻车鱼是河豚科的巨型亲戚,是所有多骨鱼中最重的鱼种,体重可达3000千克。早在30年代,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鱼类学家古格就曾对翻车鱼进行过研究,并宣称巨大的翻车鱼是动物界的生长冠军。它们的幼鱼仅有0.25厘米长,而长到成年鱼时可达3米长,体重比幼鱼时增加了6000万倍。虽然翻车鱼体重可达2吨半,但它性情温和可接近。
       19世纪时,渔民的孩子们会把厚厚的翻车鱼皮用线绳绕成有弹性的球玩。翻车鱼皮上可以有多达40多种不同的寄生虫,就连它们身上的寄生虫身上也有寄生现象。
船坞
 
 
       船坞是用来修造船舶的水工建筑物,安装在修造船厂内,主要是用来船舶修理。船坞是造船厂中修、造船舶的工作平台,是修理和建造船舶的场所。是船厂中经人工处理的用于修造船的场地设施,船舶的建造和大修就是在船坞中进行的。船坞是中国宋朝人张平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