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是中央大帝,是神国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威遍及整个宇宙。然而,皇帝的这种权威却受到了挑战。
蚩尤是天上的一个恶神,长的怪模怪样。有的说他铜头铁额,身子像怪兽,却能像人一样说话;也有的说他身子像人,却长着牛一样的蹄子;还有的说他八只手、八条腿,而且头上有很锋利的角,两耳旁边长着像剑戟一样坚硬而直竖的长毛。总之,是一副面目可憎的凶相。
蚩尤不仅长相怪异,而且生性特殊,常以沙子、石头甚至铁块为食物。蚩尤也颇有一些本领,能制作矛、戟、斧、盾、弓箭等五种兵器。他的兄弟很多,据说有七十二个,也有的说有八十一个,而且个个长得跟蚩尤差不多。蚩尤凭借自己的勇猛和实力,想在天地间横行一番。他本是炎帝的后代,却向炎帝发起了攻击,并逼使炎帝从南方迁徙到了北方。蚩尤也曾跟从过黄帝,当黄帝在泰山大会天地鬼神之时,他曾作为前导,但后来却悍然向黄帝宣战。
战场就在涿鹿之野摆开。皇帝方面参战的神灵也不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魃和应龙。洪大的荒野之中,有一座系昆山,山上有一座共工台,出于敬畏的缘故,射箭的人都不敢射这座共工台。就在这里,有一位身穿青衣的神人,她就是黄帝女儿女魃。正是这位女魃,曾帮助黄帝杀了蚩尤。还有一位应龙,原住在大荒东北角凶犁土丘的南段,他在这场大战中也帮了黄帝的大忙,而且因为出尽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去行雨,以以致地上常闹旱灾,只有当人们扮作应龙的模样向天祈求时,天才降下大雨。
另外,在距东海岸七千多里的流波山上,有一种怪兽叫夔,他的样子像牛,身子是青灰色的,头上没有角,而且只有一只脚。夔目光如日月,叫叫声如响雷。当它在海水中进进出出时,必定风雨大作。为了与蚩尤作战,黄帝得到这种怪兽之后,便剥下它的皮做成一面大鼓,用龙身人头的雷兽骨头作鼓槌,敲起来声闻五百里,足以威震天下。
当蚩尤向黄帝发起攻击时,黄帝首先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应战。应龙用蓄积的大量水攻击蚩尤,蚩尤也不示弱,请来了风伯、雨师,以狂风暴雨对付应龙。黄帝派女魃前来助战,女魃是旱神,凭借她的神力,使得风止雨停,黄帝乘机以雷兽之骨擂响了夔皮战鼓,经过一番厮杀,终于把蚩尤消灭,取得了这场涿鹿大战的胜利。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是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斗争的一个缩影。虽然神话中没有明确交代战争起因于权利和财富的争夺,但是预示了原始社会即将解体,阶级社会的大门就要开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将要翻开新的一页。
轩辕纪
黄帝千金求一字(节选)
话说仓颉出世之后,陈仓部落的首领和巫女们便一直认为他是个不祥之物,准备杀了他。黄帝统一华夏之后颁布了一项禁令:各部落有权监禁犯人,并罚他们做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计,但无权直接处死犯人。仓颉这才幸免一死。
仓颉的祖父看见自己的亲外孙在囚笼内度日如年,心里犹如钝刀子割肉。他便趁黄帝来巡查之际向黄帝某报了仓颉的“罪行”,并要求尽快处死仓颉,免得他再受那度日如年之苦。没想到黄帝听完仓颉祖父的话后,居然要出一千两金子高价赎下仓颉。
老祖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怀疑黄帝是因为事先知道仓颉是自己亲外孙时才法外施恩的。当他向黄帝说明白己的看法时,黄帝沉默良久之后才说:“寡人愿意千金求一字,是因为他万两黄金也难求。寡人本当将仓颉迎至帝都后公开自己的想法,既然仓颉是你的外孙,也就直说无妨。寡人不但要赎下仓颉,而且要封他为左史大人。”
原来轩辕黄帝先前是炎帝的部属,他少年得志,十五岁便继任了有熊国的王位。炎帝驾崩之后,黄帝很快吞并了各诸侯国成了华夏民族的首领。黄帝不仅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而且十分器重谋士能人。当国家稳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有了着落,生老病死均能彼此照料,相安无事之后,黄帝却为两件事情发愁。一是无法将过去的事情记载下来,将现在的经验教训传下去。二是无论朝廷的大小事务或各部落,诸侯之间的矛盾调解,都必须黄帝亲自出面,天子没有驾到,圣旨、圣意便无法代传,这就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乃至重大损失,给黄帝施政造成许多困难。
为了记录史实,黄帝在朝中设了九名史官,将他们分成三组,让他们分别用脑子记录历史、现实和各诸侯、各部落发生的事。虽然九位史官都是有非凡记忆力的人,只因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世事繁杂而难免挂一漏万。
为了处理数以百计的诸侯,数以万计的部落之间的纷繁事务,黄帝不得不秘密地挑选三位替身,代替自己出面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事务。这样虽然可以解无法分身之苦,却也给黄帝带来不少忧虑。
皇帝一直在寻找一个出色的人来帮助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帝终于在陈仓部落的死囚犯中发现了智慧星君,并不惜许以重金高官。千金赎死囚绝无仅有,左史官职亦谓首开纪录。所谓左史,便是位居客尊,专门辅助天子记言、记事的史官。仓颉是史官的鼻祖,旧时京师百司青史都敬仓颉为祖师爷。
所谓黄帝千金求一字,实际上是千金求一人,求一个叫做“字”的人—因为仓颉是在家里生的孩子,所以叫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