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十年后的礼物
诚信的故事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儿时,我记住了一件事。当时我约么五、六岁,记得那是夏收季节的一个晚上,我和母亲在村子西头的打麦场上,我望着夏夜天空中的繁星,看到它们正在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我好奇地问妈妈,为啥这些星星会眨眼睛呢?妈妈说,星星也在看着我们。夏粮抢收,龙口夺食,人们为了能早点颗粒归仓,夜里都睡在自家的打麦场上等西南风来,就可以趁风把麦粒从麦糠中扬出来。与我们家合伙干农活的是邻居的春明家,春明的爸爸是个大学老教授,搞设计的。每年到了夏收季节,他也从城里回来做农活。记得那天一直忙到晚上天黑后,春明爸才回家去吃饭,他说晚上还来等风扬场。我和妈妈说,很晚了,春明爸可能不会来扬场了,母亲说,他一定回来的,春明爸爸是个说话很讲信用的人。那天晚上,春明爸果然来扬场了。这个人是我记忆中非常守信用的第一人。
还有一件事,记得有个政府上班的朋友周日想回老家送点东西,他就来电话让我帮忙。我爽快地答应了,说好周日我让驾驶员上午九点准时去他家接他。然后我给驾驶员通了电话,落实好时间,我再三叮嘱他按时去,路上注意安全。他在电话里说周日上午一定办好,让我放心。结果到了第二日上午九点多,朋友来电话问我在哪里接他呢?我一打电话问驾驶员,才知道他没放在心上,我立即自己驱车去送朋友回老家。心想,这个驾驶员办事太不牢靠,从此之后,我再也不相信此人。
在我们身边,如果你的朋友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你一定会觉得这个朋友值得信赖,让人放心。反之,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就会失去朋友,大抵没人愿意相信一个没有信用,油滑善变的人。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通病,那就是他们挺重视去承诺,而往往忽视兑现诺言。有的人许诺时信誓旦旦,说过之后并不放在心上,粗心地忘记,结果虎头蛇尾,诺言变成了谎言,许诺者最终失信于人,失去了朋友的信任。而人与人信任一旦失去,再要建立,谈何容易?古人总结了一个经验,说轻诺者寡信,含意浅显易懂,总是轻易许诺的人,很少能有守信用的,提醒我们,如果你遇到一个总给你许诺的人,那么你就要留神了,因为能轻易给你许诺的人,可能会更轻易地违背诺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去后,四匹马拉得车都追不回来了,告诫人们一定要慎言。特别当我们承诺朋友事情的时候,更要三思而后诺,所谓应人事小,误人事大,如果自己答应了朋友的事情,结果却没有去做,耽搁了别人重要的事情就很不好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可能会让人永远记住,再要想挽回无异于登天。所以说,一个人许诺是一件大事。宁可三缄其口,也不轻许一诺。我认为,一个人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诺了,就要一诺千金,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读《十年后的礼物》有感
和孩子一起阅读欣赏《十年后的礼物》已经好多天了。此短文实在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其间记叙的是大音乐家爱德华用一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实践了十年前的诺言。达格妮听了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与幸福,面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啊!我爱你——”
孩子说这礼物的确珍贵,作为大音乐家能对一个素不相识的8岁小姑娘如此信守诺言,还有什么比它更珍贵呢?他们说如果有哪个自己心底的明星为自己献歌一定会激动得晕倒。我说当年的达格妮也给了爱德华创作的灵感。于是他们想到贝多芬创作《月光曲》,不也是穷兄妹俩的对话促动了他,而后成就了这伟大的曲子吗?他们又概括出大音乐家往往喜欢独自漫步在幽静的林间、河畔寻找他们的创作灵感。
文章的结构安排,情节描述也非常有亮点。以达格妮参加音乐会时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明白了”,自然引出十年前的那件事。“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当那么厚重的礼物收到时她包容在幸福里,以至于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上苍对她的厚爱。
诚信我们现在说得很多,提得很高。然而,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诚信确实不易。
很多的时候,不经意间一句轻轻的承诺,就让人在期待中心甘情愿地等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尤其是对爱做梦的青春少女。从花季走来,曾经有那么一个美丽的诺言如海市蜃楼般在生命中出现过,然而十年过后,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事事休,悲哀地发现诺言再也无法实现,记载它的只有曾经拭擦过的泪滴。
窗外的雨声骤然间停了,宁静中让我清醒。一心在写教学日记,写着写着文笔又划出了轨道,就如这场突然落下又突然停息的雨。当我读完这故事,我没孩子那份激动、向往与雀噪。震撼我的还是那个“十年”。把十本日历堆积在一起谁能轻易把它掂起?
《十年后的礼物》续写
早晨,伴随着早起动物的鸣叫,阳光洒进了大森林。大森林很安静。
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了悦耳动听的鸣叫声。也许这是小鸟在歌唱吧。我顺着声音找去,发现了一棵又高又大的参天大树,树叶很多。站在下面向上看,它好像把天都给遮了起来。绿色的树叶在轻风的抚摸下,发出了“沙沙”的声音。它们也许是在给小鸟们伴奏吧。
我把眼光移到了一棵树干特别粗壮的树木上,看见了刚才歌唱的小鸟。仔细观察,才知道原来是“歌王”百灵鸟。它扑闪着美丽的翅膀,头仰望着蔚蓝的天空。“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往密林中望去,隐约能看到一条小路。
我钻进去,沿着小路,穿过了树林。哇,好美啊!长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岩上直泻水面,溅起了很高的浪花,看起来很有气势,犹如蛟龙出海。浪花“啪啪”地拍击着水面的礁石。而勇敢的礁石没有退缩,还是直挺挺地站在浪花前。
岸边树上的果实都已经成熟了,一个个摇摇欲坠。忽然,一只顽皮的小果子挣脱了大树,“唰”地一下掉到了水里。在水面上浮了一小会儿就打着转儿沉了下去。
呵,森林里还真有趣,有可爱的动物,潺潺的小溪,还有各种美妙的声音。能欣赏到这么美妙的景色,是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