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5课-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浩浩荡荡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句出自初唐四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为: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眼前。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能感受到亲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浩浩荡荡】

 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自:《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
近义词: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气壮山河
示例:
1.《九色鹿》: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2.《灰椋鸟》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3.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枝将左军,公子絷将左军,共车四百乘,浩浩荡荡,杀奔晋国来。”
4.《水浒传》第五五回:“马步三军人等,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来。”
5.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黄河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