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编年体/博览群书 / 名垂青史
【编年体】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左传》完善其体例,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司马光成通史编年体。编年体史书举例:《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囯榷》等。
【博览群书】
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自:《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识渊博的人
例句:许多学者都能~,广采众家之长。
与博览群书相关的词语:奋笔疾书
【名垂青史】
解 释: 垂:流传;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清·卓尔堪 《遗民诗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三章:“这班读书人,一旦背叛朝廷,无不希望捧着 张献忠 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
出 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清·卓尔堪《<明遗民诗>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
示 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
近义词: 万古流芳、名垂千古、名垂后世、流芳百世
反义词: 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