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莫放“拦路虎”△
拦路虎/字典/查字典的方法
【拦路虎】常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就是前进的路上所遇到的障碍,特指学文化时遇到的难认字。
常见的三字俗语:
下台阶(找借口换话题) 遮羞布(指保护自尊的最后凭据)
安乐窝(指舒适的生活环境) 桃花源(避乱隐居之地)
爆冷门(指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黄粱梦(指无法实现的欲望)
紧箍咒(管束人的办法) 空城计(指虚张声势的策略)
借东风(巧妙利用形势) 变色龙(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
老黄牛(一心为民造福的人) 中山狼(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老古董(思想成就保守的人) 吹鼓手(吹捧别人的人)
老油子(处世经验多而油滑的人) 眼中钉(容不了的仇人)
装洋葱(对待事情故作不知的人) 老好人(不得罪人的人)
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小广播(传播小道消息的人)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丧家犬(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老江湖(阅历多处世圆的人) 软骨头(没有骨气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寄生虫(不劳动人靠养的人)
和事老(没有原则的人) 铁公鸡(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笑面虎(外表善内心狠的人) 落水狗(遭到打击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势利眼(瞧不起弱势力的人)
应声虫(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保护伞(可起保护作用的人)
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门外汉(某门知识不懂的人)
睁眼瞎(不识一字的人) 传声筒(照人家话说无主见的人)
老狐狸(专指非常狡猾的人) 马大哈(粗心大意的人)
地头蛇(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书呆子(指只会读死书的人)
落汤鸡(浑身湿透的人) 旱鸭子(完全不会游泳的人)
【字典】字典属工具书类。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在西方,是没有字典的概念,全是中国独有的。 字典收字为主,亦会收词。为了配合社会发展需求,词典收词数量激增并发展出不同对象、不同行业及不同用途的词典。随著吸收百科全书的元素,更有百科辞典的出现。中国古代字典都称为“字书”,直到《康熙字典》问世才称“字典”的。最早的一本汉语字典是《尔雅》成书的上限不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近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如《新华字典》;一类是专门性的,如《异体字字典》。
【查字典的方法】
一种是音序查字法。很多字典或词典是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编排的。根据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就可以在“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字的拼音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再按照这个字的声调到那一页中去找。凡是要查只知道读音而不知道写法或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和汉语拼音音节。
另一种是部首查字法。有些字典或词典是按照部首编排的,按音序编排的字典也往往附有部首检字表。查字时首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然后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在部首检字表中的页码,就可以按照这个字除部首以外部分的笔画数,从正文中找到它。有些字在检字表中分别放在不同部首下,例如“功”在“工”部和“力”部中都可以查到。凡是要查只知道写法而不知道读音和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字常见的部首。
还有一种是笔画查字法。凡是查读音不知道、部首又不明显的字,宜用这种方法。只要数准字的笔画,就可以在字典的“难查字笔画索引”中查到这个字在正文中的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