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9课-推敲

  推 敲

韩愈/《题李凝幽居》/长安城
【韩愈】人物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传世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师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圣人无常师。 (《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
【题李凝幽居】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 本诗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一天,贾岛月夜乘空闲骑着驴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语言质朴,流畅自然,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醇厚,体现了贾岛“清真僻苦”的诗风。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历代广为传诵。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长安城】1.长安,意为“长治久安”,现今西安城的旧称,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总计建都时间1077年,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都城。列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迁徙,但大致都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在这些朝代中,曾经建都长安的汉朝与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代,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

 

 

 

 

2.相关诗词:
杜牧《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李白《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杜甫《秋兴八首·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可见,连山起烟雾。
刘禹锡《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苏舜钦《长安春日效东野》
前秋长安春,今春长安秋。
节物自荣悴,我有乐与忧。
柳永《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雅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