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
变色龙/迅雷不及掩耳/豆荚
【变色龙】变色龙学名叫避役,“役”在我国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说,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
1.外形:它们的体长一般在15~25厘米之间;身体左右两侧扁而短;眼凸出,两眼可独立地转动;鼻吻端有的生长二三只角;全身披有颗粒状的鳞;尾巴很长,能缠绕在树枝上;四肢细长,角趾对生,犹如钳子一样牢牢地钳在树枝上。
2.特点:它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所以俗称变色龙。
3.种类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少数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是它们的天堂,是一群典型的树栖爬行动物中的怪物,大约有50个不同的品种。
4.生活习性:生活在热带丛林中,树栖,主要吃昆虫,大型种类亦食鸟类。大多数种类卵生,到地上产卵2~40枚,卵埋在土里或腐烂的木头里,孵化期约3个月。南非有几个种类为卵胎生。
【迅雷不及掩耳】1.释义: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也作“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2.出处:《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3.故事: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把马超打败。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应,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后,表面答应议和,暗中养精蓄锐,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袭击,将丝毫没有防范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
4.六字成语:一不做二不休 丁是丁卯是卯 无所不用其极
不越雷池一步 言必信行必果 亲者痛仇者快
眼中钉肉中刺 九牛二虎之力 不登大雅之堂
满招损谦受益 求大同存小异 既来之则安之
化干戈为玉帛 杀鸡焉用牛刀 过五关斩六将
听其言观其行 此一时彼一时 恭敬不如从命
挂羊头卖狗肉 胜不骄败不馁 冤有头债有主
万变不离其宗 百闻不如一见 前怕狼后怕虎
有志者事竟成 吃一堑长一智 风马牛不相及
远水不救近火 三折肱为良医
【豆荚】豆荚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是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类型,心皮只有一枚(单心皮)许多荚果以及其中包含的种子被人类当作蔬菜、粮食或中药食用,如大豆、豌豆、槐树角等。豆荚由单心皮雌蕊发育而成,在发育过程中沿心皮愈合处形成腹缝线,与腹缝线相对处形成背缝线,一些荚果在成熟之后会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开裂(成熟后分裂成两片),将种子崩散,荚果内一般含多粒种子沿着腹缝线着生,偶见仅有一枚种子的荚果,如紫穗槐、水黄皮。荚果的果皮多样,有些物种表面光滑如豌豆,有些物种表面被毛如大豆,有些果皮肉质如槐,荚果萼片宿存,着生于果蒂一侧。
诗歌:
豆 荚
多么饱满,实在,
在那豆棵上挂满,
你把阳光雨露记在心里,
满地寒霜像风的白发,
盖着农田。
生长的季节里,
从不开口,沉默寡言,
诚实的品德,
受到人们世代的夸赞。
当你成熟的时候,
感恩土地的养育是你的信念,
听,噼啪,噼啪,金黄的声音,
响彻乡村,在田野上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