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只有一个地球

类文拓展

(一)《关于物种的灭绝》

(作者:马萌璐)

    在恐龙时代,平均每1000年有一种动物灭绝;20世纪以前,地球上约每4年有1种动物灭绝;现在,平均每年有四万种生物灭绝。

    世界物种保护联盟公布的“2000濒临灭绝物种红色名单”称:地球上大约有11046种动植物面临永久性地从地球上消失的危险,而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的灭绝或濒临灭绝几乎是由人类一手造成的。最让人触目惊心的警告就是:每一小时就会有一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下面就是“已灭绝物种”“濒临灭绝的物种”“各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导致个生物灭绝的主要因素”几个方面的介绍。

    中国犀牛曾经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他们主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中国犀牛一般体长在2.1~2.8m,高1.1~1.5m,重1t,他的外貌特征及其独特:异常粗笨的身体,短柱般的四肢,十分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一件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在头部两侧还有一双小眼睛。万万没想到的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它们竟于1922年永久性的从地球上消失了!

    那么,这些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的犀牛们,又是怎样灭绝的呢?

经资料显示,在中国犀牛未绝迹前,人们就一直传说着并深深痴迷于独角兽。在中世纪欧洲的传说中,独角兽是一匹浑身洁白无瑕的小马,头顶上长着一直有魔力的长角,它居住于郁郁葱葱的大森林中,性格温顺柔和……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人们都坚信不移地认为:中国犀牛便是独角兽在人间的化身。于是,人们便开始捕捉中国犀牛,将他们的长角无情地锯下,为自己所有或用来讨好上司。试想一下,这样残暴的行为如不加以制止,那么,很快,这些曾经无忧无虑的犀牛们还会存在吗?

    在印度西南部,有一个国岛,名叫毛里求斯,同大陆相隔,境内奇峰兀立,郁郁葱葱,流水潺潺,百鸟欢唱。当葡萄牙人首次登上一望无际的、让人流连忘返的毛里求斯岛时,它们满怀好奇心地迎上去,迎上去上下打量着这些从未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过的外来者。可不幸的是,它们的纯真善良、毫无防备换来的是人类无情的棍棒!海员们随心所欲地屠杀着这些善良可爱的鸟儿。在葡萄牙人无情的棍棒下,最后一只渡渡鸟于1981年彻彻底底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旅鸽、渡渡鸟、非洲狮、海南的白臀叶猴、中国犀牛的灭绝,以及蓝鲸、朱鹮、白鳍豚的濒临灭绝,是否能激起贪婪、冷漠、无情的人类的反思呢?真正使生物灭绝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是人类!是我们人类!是我们冷冰冰的人类!

经科学家们的计算得知:大约28亿年后,世界上将没有任何生物的存在,而地球上将是微生物的存在。这一幕幕可怕的情景都是由人类一手造成的!

啊!冷漠无情的人类啊!你们才是真真正正使生物们灭绝的罪魁祸首!快醒醒吧! 快醒醒吧!不要一错再错了!你们早已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一错再错了!让我们时刻铭记“保护生物,从我做起”!让我们携手共创美丽家园!

 

(二)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摘自网络)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做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三)《环保中国,拼出来的明天会怎样》节选

(作者:白岩松)

    在北京这座大城市里生活久了,一段时间,以为我已经将故乡淡忘了。我来自内蒙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是一处在地理上不及在人们心理上遥远的地方。

  天是高的,让人在地面上行走总会有一种通透而自由的感觉;天是蓝的,云是立体而纯白的,加上地平线上的那种嫩绿,更是时常提醒我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部份。不像在北京,在钢筋森林中行走,常常觉得自己像是一部只会呼吸的机器。

  ......

  我们前进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是富裕的生活。可什么是富裕的生活?难道是未来我们都要戴着口罩点钱,然后一起奔向少的可怜的青山绿水吗?

  环保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我们拚出来的明天会是怎样的?难道我们非要用今日勤奋的劳作制造一个恐怖的未来吗?

  母亲河的乳汗开始有毒

     1996年5月底,我随《新闻调查》摄制组去拍摄《淮河水》这期节目。

  之所以拍摄这期节目,是因为国家规定,这一年的7月1日凌晨之前,关闭淮河沿岸的所有小造厂。出发之前我们已经知道,这些年来,淮河早已变了颜色,污染的程度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水质分为五类,一、二、三类,人类可以直接或是经过净化之后饮用,而四类水为农田灌溉,五类水为工业用水,但可怕的是,在淮河的有些段落,经常性的水质是在五类以外,也就是说,连工业用水的资格都没有。  

按理说,经过治理,淮河应该清多了,但我的同事每次采访回来,都会告诉我,小的污染企业经常死灰复燃,大的污染企业生产照常,淮河沿岸的人们依然忧心忡忡,按规定,2000年是淮河水变清的年份,但是现状,让我依然为淮河哭泣。

  其实,环保应当是我们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有一年初秋,我们《东方之子》全体成员痛感市内空气污浊,集体相约去郊外登山。所有人一致同意,真是一个很环保的主意。到了郊外,看到平日难得一见的青山,大家兴致颇高,马上开始争相向山顶爬去,到了半山腰便一个个气喘吁吁,矿泉水的消耗量急剧增大,喝过之后,塑料瓶便是随手一丢。多次补充水分之后,我们终于登到了山顶,身处山顶的我们都体会到一种亲近了自然的快乐。

  爬山高手奚志农却背着一个大大的口袋随后登上了山顶,而在他背的口袋中,装的是他一路拾起的被我们随手扔下的矿泉水瓶子。小奚没有责备我们什么。虽然很多人马上和他开上了玩笑,但相信内心深处多少有些自责和不安。

  而对于奚志农来说,环保是事业、生活的一部份甚至是宗教但却没有时尚的成份。有奚志农在车上,空调是不让开的,在他自己的家中,七月流火,屋里依然是电风扇而不会让空调进门,出门吃饭,他会从包中拿出自己的那副筷子,而不用一次性木筷,因为他觉得,那可以少砍很多树木。他和环保工作者一起去青海的可可西里,为保护藏羚羊而努力,在家乡云南,他看到美丽的滇金丝猴受侵害,便上到中央领导下到新闻媒体四处呼吁,希望滇金丝猴的家园不被侵犯。

  写到这里,很多人知道,我们面对环保这个词汇的时候,当然是做不到奚志农这样,他简直是入了迷,甚至有种把环保当宗教的迷狂。但我相信,以小奚为另类,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当我们口口声声抱怨环境如此糟糕的同时,还不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真正地纳入到环保之中,环保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嘴上的呼吁而不是生活的内容。

    也因此,真正的山青水秀还离我们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