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拓展
(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读《中华传统美德》有感
(摘自网络)
灯下,我阅读着《中华传统美德》一书,其中一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无论是在学习与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过失与错误。人不可能从来没有过失,人难免犯错,这是很自然的。有了错误怎么办?正确的态度是勇于承认,知错能改。正所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也就是说,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教益。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勇者、强者。
相传晋朝时,有一位被乡人称为“三害”之一的周处。他少年时期力大无比,性情暴躁、蛮不讲理,动不动就和人家打架,欺压同乡百姓。村里人既怕他又恨他,把他与那里的猛虎蛟龙称为“三害”。后来周处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勇敢地为乡人除去了“二害“,并重新做人。经过勤奋学习与奋斗,他终于成为一个人人称赞的清官。欧洲曾有一位作家,早年家境富裕,生活愉快,可谓春风得意,然而这一切滋生了他的懒惰,整日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有一天,竟鬼使神差地跑进了赌场,输光了所有的家当。幸好后来他及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悔过自新,立志写作,终于功成名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生道路上的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它就不应成为我们成功的绊脚石,而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加油站,周处改过自新,使他后来备受人们称赞。作家悔过自新,终于使自己脱颖而出。
孔子云:“过而不改,是谓过也。”意思是说。有了错误或过失而不思改过,那才是最大的错误。他强调有错不改,结果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西周末年,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周厉王大怒,下令凡是议论他的人都要抓起来杀掉。召公劝厉王不要这样做,告诫他:“堵住老百姓的嘴巴,比堵住河流还要可怕呀!”周厉王根本不听。三年扣,人民终于奋起反抗,围攻王宫,把厉王流放到处地。这则故事充分地说明了知错不改的严重后果。倘若周厉王不拒谏的话,想必不会落得三年后被流放的下场。这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啊。
其实,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人,有些人因为害怕错误,而在错误面前选择了逃避。一做错事就妄自菲薄,自己给自己套了沉重的枷锁,把自己留在错误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于是自暴自弃,自毁美好前程。更有甚者,他们的错误更是荒谬:既然错了,就一错到底或弃之一边而不顾。许多特大贪污案,不就是一时疏忽走上岔道而一步步迈向深渊,像这种犯了错误不敢正视,不敢改正是无能的表现,是懦弱的表现。
朋友们,让我们坦然承认错误,勇敢战胜错误,奏响和谐人生的美妙音符,踏上和谐人生的旅程吧!
(二)知错就改的我
(作者:李蜀钰)
我今年十一岁了,鼻梁上架着一副淡粉色的眼镜,显得很有学问。我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一旦我犯了错,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就会立刻改正。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发誓一定要认真完成好每一项作业。谁知,刚开学没几天我就犯错了。
一天放学后,我收拾好书包就飞奔出教室,连东西都没检查,自以为书本什么的都带齐了,可是呢?到家后,我写作业找生字本时,才忽然发现,生字本落学校了!我急得满头大汗,可却也无可奈何。最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睡了……第二天,老师没有一早就收生字本,我也打算找个时间赶紧补上,可是,刚上完第一节课,我就完全忘记了要补作业的事了,其他的作业还是我的组员帮我收的呢!一直到快要放学时,老师突然说要收生字本,没交的必须留校来补完才能回家,我知道后,不禁大喊:“天哪,我怎么把这项作业给忘了?!”我趁着离放学还有一点时间的工夫,补了几个字,放学的铃声就已经响起来了。我着急想回家的心情使我无法冷静,我急急忙忙拿起语文书和生字本,一把塞进了书包,又抓起书包,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从座位冲出了教室门,当然,走出去时还不忘对我那些经常与我放学结伴回家的同学说一句:“我先走一步,校门口见!”“没……”没等她们说完,我早已消失不见。
我一出校门就焦急地等着,怕如果她们还没来时,老师已经到了……“嘻嘻……你不知道,你刚才跑得有多快,你刚才那速度,堪比一只正在逃命的兔子。”我的几个好同学还没走出校门,就冲我大喊。我没好气地说:“走啦!”一路上说说笑笑,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可是回到家,心又开始惶恐不安了,生怕老师给我老爸老妈发“飞信”或者更直接一点:请我家长去学校好好地反映我最近的错误……一想到这儿,我更害怕了,要知道,我在我老爸老妈面前可是一个好孩子,如果让他们知道了我没完成作业的事,我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算了,先把作业补完吧。我打开书包,拿出语文书和生字本,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字,说实话,我还没有那么认真地写过几次作业呢!
“终于补完了!”我伸了个懒腰,舒出一口气说道。我想了想:我没完成作业本来就不对,可还火上浇油般又逃跑了,嗯——我还是主动承认错误吧,说不定老师可以原谅我。“我还是发个致歉短信吧。”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找到段老师的电话后,输入了一条信息:“段老师:对不起,我的生字本落学校了,因而没完成家庭作业,并且没有留下补,还背上书包立刻逃跑,对不起!恳求您的原谅,生字我已补完,明天一定交给您,希望您不要生气,我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点击“确认发送”……好了!不知道段老师能不能原谅我这一回,我再次发誓,一定要完成每一项作业!
如你所想,段老师原谅了我,我也亲身体验了“知错就改”,我也明白了一句话:“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悔改。”
(三)知错就改
(摘自网络)
人的一生难免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面对这些错误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改正它们。
古人说:“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没有十全十美的,犯些错误很正常,重要的是要学会知错能改,这样才能成大业,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砍坏了两棵樱桃树却能主动认错,成就了一番大业。列宁打碎花瓶,主动道歉,因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可见知错就改的力量多大。
有了错误不改正,这便叫真错误了。正如古人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正是在错误中不断进步的,条件是要学会改正错误,让这些经验成为向前奋进的踏脚石。所以主动承认错误很有必要。
三国时刘备一开始看不起庞统,只给个小官,当知其大才后,亲自道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是因魏征直言而改错才有了贞观之治。历史上名人知错能改的例子数不胜数。当然,他们的名字也将流芳百世。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朱熹说的一句话,是啊,人生就是不断地改正,有错必纠,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放弃,这样才能拼出一番事业,打下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