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拓展
(一)如果发明环卫机该有多好
(摘自网络)
21世纪的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植树问题。这“植树”两个字,虽然看似简单,但在生活中却极其重要。
如今科技发达,年轻人的脑子里全都装满了机械化,但却一点儿都不注重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而又繁杂的问题,比如:植树问题。城市里的人很少种树,可是树木能为人们提供许多帮助:它能遮荫消暑,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净化空气,而且在生活中运用得也十分广泛,像我们用的软纸、地板、木头做的一些日常用品之类的。
但有些人却随意浪费,破坏树木。我的表姐感冒了,她就一大把一大把地用纸擦鼻涕,十分浪费;《熊出没》里的光头强,他总是疯狂地砍树、砍树,十分可恶——但没事,因为我已经过一千零一夜的冥思苦想,终于发明出了环卫机!环卫机的功能就是:回收废品,创造新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小快速,环卫机是我用300克铁片,10滴自制药水,14根电线,3张软纸,8个弹簧,500克塑料盒等制作出来的。下面让我介绍一下他的用处吧。
环卫机的外表是一个似小型垃圾桶与出筷机的结合体形状。它的底部是层层细小的孔,是吸走纸屑的。它的侧面还有个纸抽似的空隙,用来把纸扔进去的,右侧面有一个较小的缝,细缝的旁边是用来控制开和关的按钮,黄色的是关,白色的是开,而这个细缝是把你扔进废品经过加工,一分钟就出盒,变成你想要的东西,什么玩具飞机,遥控赛车,A4纸……只是按你投入的废品的材料,重量,大小,颜色,厚度来制造出你想要的东西的样子。当你对它说:“我要xx。”它就会从背部听到信息,如果它发出“依”的声音,就是说——你的要求太高了,已经超标了!!
或许你还在犹豫迷惑:“难道这个环卫机不需要提供什么像汽油一样的能源么?”问得好!当然了,当你已经得到了礼物的时候,需对它进行“安抚功能”,才会保证下一次的东西成功研制出。它需要的是风能,人工制造出的微风或者自然之风都可以对它进行“安抚”,自然风力吹会更不错的哦!
当然,这个环卫机不仅简小快速,而且它里面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小秘密呢!在你沿着的时候,可以从中抽取一个“小树苗”。它不仅可以供你玩赏,提供氧气,还可以增添从树木花草中提炼出来的香气,也为旅行中带来乐趣。可它(环卫机)还有一个十分重上加重的缺点!怕水!雨水一淋,顶部的粉色塑料上的透明塑料薄膜就会立即破坏,塑料薄膜在这个环卫机中起的是防灰、遮挡的作用,所以请务必注意哦!
虽然它(环卫机)并没有成为现实,但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总有一天我会实现的,我会不断地努力,向着目标一直前进,抵达那成功的港湾,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
(二)大自然的启示
(摘自网络)
你看过山吗?山是伟岸的。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的。我一直认为,人能在大自然中领悟很多。大自然中蕴涵着人生的许多哲理。就像月亮,月圆月缺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过独自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究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还带给我岁月匆匆,务必要珍惜光阴的启示。你看那日出日落,仿佛刚刚旭日初升,转眼间却已是星月稀疏。夜来香悄悄绽放,又萎谢了。若是说落花残叶曾代表一个个绚丽的生命的结束,那么,它实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一季热闹的夏后,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
生命虽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便可称得上永恒,不是吗?
日本的科学家从蚂蚁觅食中受到了启示.他们开发出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模拟觅食的蚂蚁齐心合力搬运食物,从距离最近的“食物源”顺次向“蚁巢”源源不断地输送信息。根据这种新的信息处理方法,人们很可能开发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的计算机呢。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还有很多。比如: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大自然中林林总总的动物,植物以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向我们暗示着一个个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其中有一种蛇叫响尾蛇,它有一种红外线的眼睛,人类通过这种蛇的眼睛,研制出一种有着响尾蛇一样眼睛的导弹,它的名字叫响尾蛇导弹,因为人类是仿照响尾蛇眼睛制造出来的,所以命名为响尾蛇导弹。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蜜蜂复眼的每个单眼中相邻地排列着对偏振光方向十分敏感的偏振片,可利用太阳准确定位,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功了偏振光导航仪,早已广泛用于航海事业中。
科学家根据昆虫复眼的结构特点研制成功的多孔径光学系统装置,更易于搜索到目标,已在国外一些重要武器系统中应用,美国利用昆虫复眼加工信息及定向导航原理,研制了具有很大实用价值的仿昆虫复眼寻的末制导导引头的工程模型。日本利用昆虫形态及特性开发研制了六足机器人等工学机器和建筑物的新构造方式。
(三)《居里夫人传·发现“镭”的故事》
(作者:艾芙·居里)
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作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也具有类似铀的放射能力。为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开始做实验。
居里夫妇有一个用储藏室改造成的小实验室,这间实验室没有地板,冬天冷夏天热,屋子里只有一个坏了烟囱的火炉子、四张长短不齐的凳子和一块破旧的黑板。他们就在这间实验室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玛丽用仪器观测一种沥青铀矿,她认为里面还含有另外一种放射能力较强的元素,这是人们尚未发现的新元素。她和丈夫决定要把这种元素找出来,他们先把这种新元素称作“镭”要证实镭的存在,就要从沥青铀矿中把它提炼出来。为了节省费用,他们没有购买昂贵的沥青铀矿,只是购买了大量提炼过铀的沥青铀矿的残渣。在院子里设有专门的提炼设备,但是夏天要顶着烈日,冬天又冻得发僵。如果遇到大雨,两个人又要手忙脚乱地把机器往屋里搬。
玛丽和她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每天穿着沾满灰土、染着各种液体的工作服,守着锅中沸腾的矿物,不停地用手中的铁棍搅动。煤烟和有毒的气体刺激着他们的眼睛和嗓子,使他们十分难受。这种工作艰苦单调,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地持续下去,镭还是没有出现。
因为太艰苦,丈夫想暂时停止工作,可是居里夫人说:“不,我决不会放弃,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他们想象着镭会有一种美丽的颜色,工作累了他们就会坐在一起聊聊这种新元素镭,这让他们激动而兴奋。
终于有一天,玛丽和彼埃尔日思月想的镭出现了。
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中后迟迟不能入睡。居里夫人的心里尤其感到一种不安定,她便站起来拉着丈夫说:“走,我们到那里去好吗?”
“那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趁着月色急急地往实验室赶去,仿佛听见镭在轻轻呼唤他们。
夫妇两人沿着街道,走过工厂、空地,走过一片住宅区,最后走进了他们的小小的实验室。
门被打开后,玛丽轻轻地说:“亲爱的,别点灯!我们不是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吗?”彼埃尔点点头:“那好,让我们来看看。”
屋子里一片黑暗,在黑暗中若有若无地闪烁着一种萤火似的蓝光,它在黑暗中跳跃着,像是夜晚的一只萤火虫。玛丽望着这美丽的蓝光,激动得握紧彼埃尔的手。她知道他们成功了,这种美丽的光就是神秘元素镭发出的光。
经过四年的时间,居里夫妇战胜了艰难困苦,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很多科学家原本不相信镭的存在,实际上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他们对居里夫妇表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