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浙江潮

类文拓展
         (一)沿着汕头的海岸线       
                                 祯祥
这个天还真有点怪,已经是11月下旬了,屋外的气温依然的三十好几度。我不知道这种季节倒置,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预示的是福禄还是祸端。管它呢最起码,我可以穿着大裤衩,疲塌着拖鞋,吹着小空调,悠哉悠哉!独享一个人一壶茶的惬意,岂不快活
周末午后睡眼朦胧的我,走过屋外的一片葱茏,拾阶来到江边。当我不经意间的抬头,一帧美轮美奂的景色映入眼帘,我还以为是中的海市蜃楼。蔚蓝的天空清澈明亮,白云朵朵随风飘荡,儿在明媚的阳光里自由飞翔;艳阳高照下一洗的大地依然生机勃勃;盈满的河水荡漾着片片鳞光,不时有渔夫开着小舟从我眼前掠过,看船体的水线便知道是满载而归,而渔夫笑靥上的皱褶传播到了河面,荡漾起了层层涟漪;水湄间的蒹葭和着波涛轻轻摇曳,仿佛在召唤着我去沐浴这难得的冬之秋爽。禁不住这幅掩映生姿的美景感召提起照相机,顺着汕头新拓围的海岸线,在天地勾勒的画卷里畅游。
湿暖借着海风轻拂着我的脸庞,阳光透过清澈的天空洒落大地,我拥抱着上天的馈赠,咀嚼着这难得的一抹爽朗河岸边,布满岁月斫雕为朴的大石块,像是等待被发现的璞玉;像光滑圆润的鹅蛋;像坚定不移的卫士。仿佛那散落在银河的繁星;犹若那定居在河流的精灵;又似那若有若无的回忆,沉淀着岁月沧桑遗留的印迹映衬着潮汕人一半农耕一半海洋的文化蕴含。
继续着我的步伐,不一会,呈现在眼前的岸线,则是用变形水泥桩堆砌的,有规则排列的,也有不规则垒砌的。而与之亲近的海水可不再温柔,拍打在岸基上的波涛,瞬间溅起了耀眼的浪花;风虽说不是很猛烈,可与刚才相比,却也刚烈许多有一条长长的臂膀伸向大海的深处,它把海面活生生地隔成左右两边。一边是浪尖涌,一边是海面平缓。而被阻隔在左边的海水,自不甘人为的截断,海水凶狠地扑打着堤坝,发出阵阵怒吼声。
潮汕二字,都带着水字旁,天生的弄潮儿,放荡不羁的血性早已深深注入我们的骨髓,一道坎自然挡不住我们与争朝夕的雄心。可是,潮汕人自身的诟病,却也戕害着我们的发展。潮人固守着族群的网络堡垒,谋取自身的利益,却蔑视了公共秩序的遵守;对内,精于相互倾轧,尔虞我诈,对外,则沆瀣一气结成帮派,排斥异己,敷衍政令。潮汕遍地是滑头仔,却不知那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古训,正贴切于我们潮殇,殇便是僵死的殇。而潮商,作为中国四大商帮之一,以其勤劳、精明、敢闯敢拼而傲视群商
走在依然和煦的阳光里,我冥思良多,一个族群,固步自封,排外自闭,自然是死水一塘,不为时代所容纳。所谓生存之道才是硬道理,发不发展,又有何妨?太阳西下的海面显得那么的湛蓝沿岸已经不见了怪石林立,蹊跷的水泥构件;细碎鹅卵石铺垫着沙滩,滩涂上旖旎着一袭袭微波,犹如五线谱上的音符;此时,海面上不时启航远洋货轮,发出一声声的汽笛长鸣,好似在奏着一曲动的旋律,是唤醒沉迷的港湾,是哀婉昔日的煽情。
远眺横跨两岸的大桥,这一海之隔的两岸,却有着咸淡迥异的语音音调。也许,那防沙堤为汕头关上一扇门,大桥却又开启了拓展与沟通之窗,亦或这便是天意。潮汕文化,犹如这潮菜,在清淡中透析着鲜美,在精细中蕴含着文化,那句治国如小烹,不正契合着潮汕人的明日之歌。我深深地陶醉在美好梦幻中,翱翔于明日的灿烂,仰天祈盼上苍的恩典,凝神静听这曲天籁之音。当我睁开双眸,挂在天际的一轮皎月令我诧异,这可是艳阳高照的晌午,怎么会有皓月当空,可不是我遇上了日月同辉?世间可是把它当作是天文学上的奇观,寓意着国家、民族有吉祥的大事发生。那么,汕头的这一曲乐章,必定是铿镪有力的高歌。
                      (二)  遥远的外滩 
   我总认为到上海不去外滩是一大遗憾。
   去过多少次上海了,可一直没有去过外滩。外滩在我的记忆中依然十分神秘。      我对外滩的记忆多来自影视作品,那种色迷离,灯火辉煌的夜上海,在外滩黄浦江的映照下,多是些游荡模糊的感觉。其实外滩就是一部上海的历史,在江水的拍击下,能够触摸到的历史。
   这次有半天的时间,我从辛庄坐地铁,到人民广场一站下车,穿越步行街,看两旁还有一些旧时的建筑,不知道是否还有八连的影子,步行的南京路商业街在我的脚步下,一会儿就走完了,到了尽头就是我魂牵萦的外滩了。
   江水————”地涌动着,夹带着一些绿草漂浮在黄浦江上,江面上不时的有驳轮无声的来来去去。外滩在我的脚下,我却不觉得外滩的存在,这哪里是我梦中的外滩呀?
    也许我来的不是时候吧,记忆中全是夜色的外滩,如今在白天让我看到了一个异样的外滩,心里颇感失望。早晨蒙蒙的雾色还没有散尽,黄浦江笼罩在雾色里,更加迷离和模糊了,外滩上,拔地而起的高楼,争着向天公告白,今儿个谁是第一高度,明儿个谁将取代第一,于是竖立在江边的高楼把黄浦江夹在缝隙里,外滩就更不见了踪迹,有的只是一些美其名曰的观景台,还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跟我一样心情的游客,到此一游,隔着江,把东方明珠电视塔纳入镜头,作些纪念。我则把镜头移到了东边,看黄浦江渐渐缩到楼道里。
   其实,走在上海的闹市区,不管是金融中心,还是商业中心,看着遮天蔽日的高楼,都有了一种走在楼道里的感觉,这种感觉越盛,我越是觉得自己在这里的狭小,更是无立锥之地了。幸好,我还是一个过客,否则,我也似这黄浦江一样在楼道里川流不息了。
                      (三)长江三峡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其最为奇秀壮观、最为摄人心魄的风景,当属渝鄂交界处的三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数亿年的天地造化,成就了这独步天下的天然山水画廊
    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千米.这里山势雄奇险峻,江流奔腾湍急,峡区礁滩接踵,夹岸峰插云天,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自古就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的说法.
    三峡的第一个峡叫瞿塘峡,又叫夔(kuí)峡,长江到了这里骤然变狭,最窄的地方只有100多米.两岸峭崖壁立,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咆哮.峡口称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谓,意思是说,天下最雄伟的地方莫过于夔门了瞿塘峡全长只有8千米,是三峡最险峻的地方在这样的峡谷里航行,峭壁参天,江涛拍岸,使人惊心动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这样描写“舟行瞿塘口,两耳风鸣号,扁舟落中流,活如一叶飘”
    瞿塘峡的白帝城,是三国时代“刘备托孤”的地方相传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亲自率兵征伐东吴,为义弟关羽、张飞报仇,不料被东吴大将陆逊杀得大败而回刘备退到白帝城,无颜回成都见群臣,就在白帝城修了永安宫,驻扎下来,不久郁悒而终因为有这段“托孤白帝城”的故事,这里成了历代文人喜欢游历的地方,李白、杜甫、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诗篇.杜甫在这里住了将近两年,写诗400余首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千米,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擅奇于天下峡江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忽又峰回路转,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巫峡是三峡最连贯、最整齐的峡谷,分为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 
    巫峡名胜古迹众多,还有陆游古洞、大禹授书台、神女庙遗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悬崖绝壁上的夔巫栈道、川鄂边界边域溪及“楚蜀鸿沟”题刻还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纤痕等,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滋润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有人形容这一段峡谷是“一条迂回曲折的山水画廊”接着就到了西陵峡.
    西陵峡,得名于宜昌市南津关口的西陵山.它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峡谷内,两岸怪石嶙峋,险崖峭立,猿猴难攀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过去,这一带触礁沉船的事故层出不穷.青滩北岸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积死难船工的尸骨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这些险滩经过整治,数千吨的轮船都可以安稳地通过,险滩已经成了历史陈迹倘若你从宜昌港起步,穿过南津关,溯江而上,那么,展现在你眼前的西陵峡,便是一幅色彩斑澜、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你可以欣赏到峡中飞虹——西陵长江大桥和三峡工程施工建设的宏伟场面及沿途两岸的美妙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