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生命与水

 

生命与水
扫码拓知识
生物|消化液|吐故纳新
【生物】
   具有动能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生物能够呼吸,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又称分泌物)及遗传。生物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这是互相相反的两个过程,并且可以繁殖下去, 这是生命现象的基础。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作非生物。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现存的动物急剧减少,只有原来地球上的动物的十分之一。
人类及其他生物共同居住在生物圈这个美丽家园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分类等级包括域(总界)、界、门、纲、目、科、属、种。在每一级里,都可插入一个亚级。
种是最小的生物单位。生物的相同科、目越多,共同点也越多。
域是生物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作为比界高的分类系统,称作“域”或者“总界”。这三域分别命名为细菌域古菌域真核域
详细分类
域、界、门、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亚目、总科、科、亚科、总属、属、亚属、总种、种、亚种。
生物由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非细胞生物组成,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其特征是可以进行新陈代谢。
【消化液】
   人体内对食物消化起作用的液体。唾液、胃酸、肠液胆汁等。 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L-8L。消化液主要由有机物、离子和水组成。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①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②改变消化腔内的pH,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要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④通过分泌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伤。
各种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不尽相同,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唾液
唾液近于中性,pH为6.6~7.1,成人每日分泌的唾液约为1L~1.5 L,其中约有99.4%是水,其余为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少量的无机物(如含钠、钾、钙的无机盐)等。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胃液
胃液呈酸性,pH为0.9~1.5,成人每日分泌的胃液约为1.5L~2.5 L。胃液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胃酸(即盐酸)和黏液。此外还含有钠盐、钾盐等无机物。胃蛋白酶能促使蛋白质分解为和胨以及少量的多肽。盐酸除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以外,还有以下的作用:为胃蛋白酶促使蛋白质分解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抑制或杀死胃内的细菌;盐酸进入小肠,能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黏液的作用是它经常覆盖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黏液膜,有润滑作用,使食物容易通过,并且能够保护胃黏膜不受食物中的坚硬物质的机械损伤;黏液为中性或偏碱性,能够中和盐酸,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防止盐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消化作用。
胰液
胰液呈碱性,pH为7.8~8.4,成人每日分泌的胰液约为1L~2 L。胰液的主要成分有碳酸氢钠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等。
胰液由于含有消化三种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临床和实验都证明,当胰液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仍然不能完全消化,因而也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脂肪吸收的障碍,还可以使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受到影响。胰液缺乏时,糖类的消化一般不受影响。
胆汁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在胆囊内贮存。当食物进入口腔、胃和小肠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胆汁经过总胆管流入十二指肠。成人每日分泌的胆汁约为0.8L~1.0 L。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盐的作用是:激活胰脂肪酶;将脂肪乳化成极细小的微粒,可以增加脂肪与胰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可以与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人体对这些物质的吸收。
小肠液
小肠液弱碱性,pH约为7.6,成人每日分泌的小肠液为1L~3 L。小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肽酶、脂肪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进一步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使之成为可以吸收的物质。
【吐故纳新】
【解释】: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指不断更新。
【示例】:鲁迅《集外集》:“最人涅伏,吐故纳新,败果既落。”
【近义词】:推陈出新  新陈代谢
【灯谜】:呼吸。
综合拓展
【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有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更为重要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至今,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一般认为水资源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
狭义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本词条中所论述的水资源限于狭义的范畴,即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淡水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好书推荐
《蓝鲸的眼睛》
1.作品梗概:蓝鲸是 大海中不容冒犯的神灵,它只吃海面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它最珍爱它的眼睛,因为大海的灵魂就在它的眼睛里,一个勇敢但是冒失的年轻人,却向蓝鲸发起了挑战,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蓝鲸失去了一只比生命更宝贵的眼睛,惊愕、痛苦、愤怒涌上了蓝鲸的心,但最厉害的是绝望。于是,它开始疯狂报复渔民们。小女孩得到了那只眼睛,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当女孩知道那是蓝鲸宝贵的眼睛时,她选择了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光明,把眼睛还给蓝鲸。
她一直坐在海边,希望蓝鲸能来寻找自己的眼睛。而少年独自一人乘船出海,他以自己的 鲜血以及生命,洗净一切污浊的鲸眼。蓝鲸的灵魂升到天上,它将一双美好的眼睛留给了女孩,而那个少年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2.推荐理由: 《蓝鲸的眼睛》文字优美,是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最让我感动的是年轻人勇于承担错误的精神,还有女孩那能感化一切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