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

扫码拓知识

西藏|喜马拉雅山|近在咫尺|鬼斧神工
【西藏】
西藏自治区,古称“蕃”,简称“藏”,首府拉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位于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连四川省,东北紧靠青海省,东南连接云南省,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
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08万人, 辖4个地级市、3个地区,4个市辖区、72个县。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时期称为“吐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西藏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湖泊总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1500多个大小不一、景致各异的湖泊错落镶嵌于群山莽原之间,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纳木错色林错扎日南木错,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个。西藏湖泊类型多样,几乎包含了中国湖泊的所有特征;区属湖泊中,淡水湖少,咸水湖多,初步查明的各类盐湖大约有251个,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盐湖的周围多有丰饶的牧场,也是多种珍贵野生动物经常成群结队出没之地。纳木错、玛旁雍错、羊卓雍错,被并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
 随着海拔增高、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递减,海拔3000米时相当于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时约为62%~65.4%,到5000米时为59%左右,6000米以上则低于52%。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千米,宽200千米~350千米。喜马拉雅山顶部长年覆盖冰雪,其南北两侧的气候与地貌有很大差别。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米~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在喜马拉雅中段北坡,山谷冰川上有世界上最雄伟壮丽、形态多姿的冰塔林。冰塔高度为数米至30多米不等,其形貌如丘陵和金字塔。有的冰塔表面有密集的浅圆形消融坑,晶莹闪耀,有的冰塔间有星罗棋布的冰湖,十分奇妙。有的冰塔内部有河道,在这些冰融水的长期作用下,又形成了冰桥和水晶宫殿般的冰洞、冰帘、冰钟乳石、冰柱和冰笋等,鬼斧神工,好似天然形成的冰雕群。
 
 
【近在咫尺】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出处: 宋·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近义词:一衣带水  天涯比邻  迫在眉睫
   反义词:天涯海角  山南海北
 【鬼斧神工】
   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指自然造就的),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雕塑的 技艺精巧(非自然)也说“神工鬼斧” 近义词:巧夺天工
反义词:粗制滥造
 
 成语出处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jù),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达生》)
白话释义:
   梓庆切削木头为鐻(古代的一种乐器,夹置钟旁,为猛兽形,本为木制,后改用铜铸)。他用木头削雕成一个鐻,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见到它的人都特别惊奇,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而好像出于鬼神之手。
见到这个鐻后,鲁侯问梓庆:“你是用什么法术制作它的?”
梓庆笑笑说:“我是一个凡人,哪里有什么法术。在制作时,我聚精会神,心中没有杂念,并不想借此获得什么赏赐,封官等等,而是忘掉名利,集中心思考虑怎么才能制作好它。自己四肢的形态都忘了。然后在到山林去仔细观察,找到合适的木材。与此同时,心目中有了鐻,然后用手雕刻出来;不用加修饰就已经做成了。作品和天一致,鐻之所以像是鬼神所做就是因为这个。”
综合拓展:
【雅鲁藏布江源头】
    雅鲁藏布江上源为杰马央宗曲,源出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一系列冰川,由西向东,穿行西藏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四个地市23个县,先后接纳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主要支流后,切过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洛渝地区,向南流入印度的萨地亚,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入孟加拉国后又改称贾木纳河。河水在孟加拉国戈阿隆多市附近与恒河汇合,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河床高度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天河。 
   雅鲁藏布江的南面耸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北面为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之间为藏南谷地,藏语称之为“罗卡”,意为“南方”,谷地呈一东西走向的宽阔低缓地带,雅鲁藏布江就静静地流淌在这一谷地里。与谷地的地貌相一致,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狭长,南北窄短。东西最大长度约1500千米,而南北最大宽度只有290千米。 
   雅鲁藏布江的源头在哪里?从19世纪末开始,不少国内学者就曾前往河源区考察。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结论很不一致。197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再次进入河源区,终于探明杰马央宗曲为雅鲁藏布江的正源。 
   源头海拔5590米,河源区由杰马央宗曲和库比藏布两河组成。在两河源头有杰马央宗冰川、夏布嘎冰川、昂若冰川、阿色甲果冰川等,构成了巨大的固体水库。由于冰川退缩成大面积冰碛物,谷地呈浅“U”形。经测量,无论是流域面积、河长还是流量,杰马央宗曲均应为主源。杰马央宗曲冰峰林立,拥抱着谷地。冰峰上面,冉冉升起的云雾,像透明的羽纱在半空中轻轻地飘动。  
  【好书推荐】
    《神奇的大自然》
   作者:韩国Hemingway
1.作品梗概:红色死亡之地,撒哈拉沙漠、世界著名的沙漠、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的山、最深的峡谷、最大的瀑布、最茂密的热带丛林、最荒凉热带沙漠、最美的珊瑚礁、最不可思议的巨大冰河……大自然,激动人心的奇妙世界。
2.推荐理由:作品生动有趣,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大自然,共同探索神秘的世界,拓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