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0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跳水

托尔斯泰

有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船上的人都站在甲板上。有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做出可笑的鬼脸,模仿人的样子。它显然知道大家拿着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猴子跳到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都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光着头站在那里。猴子坐到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把帽子摘下来,用牙齿和爪子撕。它好像故意让这孩子生气,指着孩子,冲着他做种种鬼脸。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声叫喊,但是它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脸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不一会儿,他已经顺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了。就在孩子想去抓住帽子的时候,猴子又往上爬了,爬得比孩子更灵巧、更快。“你逃不了!”孩子一边喊一边往上爬。猴子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孩子气急了,不停地往上追。眼看就要爬到桅杆的顶端了,这时凭借子把身子尽量伸直,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爬到桅杆的顶端,乱扭着身子,龇着牙做着怪样。从桅杆到挂帽子的横木的一头有一米多。要拿着帽子,手必须放开绳子和桅杆,此外没有别的办法。
  孩子气极了。他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都在笑猴子戏弄船长的儿子。但是他们看到孩子放开了绳子,两只手摇摇摆摆地走上那最高的横木,全都惊呆了。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所有的人都不知所措。
  忽然,人群里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见下边的声音才醒悟过来。他往下一望,脚底下就摇晃起来。
  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本来是要打海鸥的。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跞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一颗炮弹落到大海里。二十个勇敢的水手已经由船上跳到海里。四十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水手们把他抓住,拉到甲板上。过了几分钟,孩子的鼻子里、嘴里控出许多水。他又开始呼吸了。

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为现在做点什么

林清玄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 
  我说:“是的。” 
  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见你。” 
  “你有什么事吗?”我说。 
  “我……”她欲言又止,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很快乐,现在旺活却过得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然后,我们沿着种满松香树的敦化南路散步,人声与车流在身边奔驰,有时我感觉这样看着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奔向何处的车流,总感觉是在看一个默片电影的段落,那样匆忙,又那样沉寂。
  我身旁的中年女士向我倾诉着生活与学佛的冲突、挣扎,与苦痛: 
  “我每天要做早晚功课,每次诵经一个小时。为了做早晚功课,我不能接送小孩上下学,先生很不满意,认为我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我的小孩很喜欢热门音乐,可是我们家只有一套音响,如果我放来做早晚课,他们就不能听音乐,常因此发生争执,孩子也因此不信佛教,讲话时对佛菩萨也很不礼貌,我听了更加痛苦。”
  “我的公婆、先生、小姑都信仰民间信仰,过年过节都要杀鸡宰鸭拜拜,我不能那样做,那样做就违背我的信仰,如果不做,就要吵架,弄得鸡犬不宁。” 
  “我很想度他们,可是他们排斥我,也排斥佛,使我们之间不能沟通,林先生,你看我该怎么办?” 
  她说到后来,大概是触及到伤心的地方,眼眶红了起来。 
  “你为什么要学佛呢?”我说。 
  她说:“这个人生是苦海,我希望死后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那么,你为什么要每天做早晚功课呢?”我又问。 
  “因为我自己觉得业障很重,所以必须做功课来忏悔过去的业障。”她非常虔诚地说。 
  “你有没有想过,除了过去和为未来打算,应该为现在做点什么呢?” 
  她立刻呆住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因为确实在她学佛的过程中,她完全没有想过“现在”这个问题。 
  我就告诉她:好好地对待先生,这是很好的功课!每天关怀孩子,接送他们上下学,这也是很好的功课!试着不与人争辩,随顺别人,也是很好的功课!甚至与孩子一起听热门音乐,使他们感受到母亲的爱,因而安全无畏,也是很好的功课!菩萨行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讲的就是这些呀!如果我们体验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把自家里的那本经,读通、读熟了,体验真实的佛法就很简单了。 
  “因为,家里的这一本经和佛堂墙壁上的经是一样深奥、不可思议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