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玉门关|银河
【羌笛】
解释: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传承: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地震维护小组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讨论地震灾区后的重建,加紧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重建以后,建立一个传承羌笛的授课班,将会邀请到羌笛资深的大师授课,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歌曲欣赏:《羌笛》
【玉门关】
风景介绍: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玩最佳季节:每年5至10月,是酒泉最佳旅游季节。 酒泉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400米,全年温差较大,地处内陆中温带干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期较长;夏无酷暑;春秋两季短暂而不明显;干燥少雨,气温日差较大。每年2月最冷,最低气温为-21.6℃,7月最热,最高温度为38.4℃。年平均气温为6.9℃,降雨量82毫米。
【银河】
解释:银河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银河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银河在天球上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它的最宽处达30°,最窄处只有4°~5°,平均约20°,这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
有趣的别称:
陆机《拟明月皎夜光》“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中的“天汉”。
杜甫《阁晚》“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中的“星河”。
王建《秋夜曲》“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中的“天河”。
李贺《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中的“银浦”。
李贺《溪晚凉》“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中的“银湾”。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中的“长河”。
与地球的距离:太阳系距离银河大概26000光年左右,银河距离地球大概2.6万光年加上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在银河系上面过一分钟的等于地球上的一天,一年就是36500天,100年,银心距离地球极远,如果按照人的速度去银心,恐怕一辈子也走不完。
综合拓展
【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传说: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孙女 ,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从前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织女下凡在人间与牛郎尽享天伦之乐,荒废了布耘织霞,王母知道后,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能隔河痛哭相望。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很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传说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细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泪水。
【关于描写塞外风光的诗句】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
4.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
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8.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李白《关山月》
9.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王维《陇西行》
10.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